[发明专利]光催化反应产生超氧自由基的实时动态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8002.3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4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利霞;王大彬;郭良宏;耿方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催化 反应 产生 自由基 实时 动态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催化反应产生超氧自由基的实时动态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超氧自由基(O2·-)是一类重要的活性氧物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和环境介质中。在生物体内,O2·-是一种重要的小分子物质,参与了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过程,如免疫反应、信号传导和氧化应激等过程。在环境介质中,目前O2·-的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尚不十分清楚,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O2·-介导了环境介质中许多的氧化还原反应。如最新研究证实,在环境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如腐植酸等)在光照下发生光敏化反应还原溶解氧生成O2·-,O2·-能够还原水体中的Ag+生成纳米Ag。因此测定O2·-能够更好的理解其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行为。在工程领域,特别是近年发展的高级氧化技术(AOT)中,O2·-也是人们关注的一种重要的活性氧。其中,光催化技术由于其绿色、节能、环保等优点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热情。目前,光催化技术在污染物降解、水光解制氢、化合物合成、太阳能电池等方面已有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以TiO2半导体为例):当TiO2半导体材料受到能量等于或者大于其帯隙宽度的光子激发后,位于基态的价带电子被激发到导带,从而生成了价带的氧化空穴和导带的自由电子(电子-空穴对)。电子-空穴对具有强的还原和氧化能力,并且能够自由迁移,当它们迁移到半导体表面后与表面吸附的小分子(H2O、OH-、O2)发生一系列的反应生成活性氧类物种(主要是·OH、O2·-、H2O2)。其中O2·-在光催化反应中是一种重要的活性氧,它在污染物降解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O2·-的数量与污染物的矿化程度有直接关系。此外,O2·-还可以在光催化反应中生成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氢,从而间接影响其它活性氧的生成,因此,O2·-的数量是衡量一种光催化剂性能的重要指标。
目前常用的测量O2·-的方法主要有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分光光度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例如,电子自旋共振法需要捕获探针,但是生成的加合物不稳定,有文献报道,当用DMPO捕获O2·-时,生成的加合物(DMPO-OOH)容易分解生成羟基自由基的加合物(DMPO-OH)。此外,由于捕获探针的特异性较差,在光催化反应中生成的羟基自由基会干扰测定,因此为了消除羟基自由基的干扰,常常将光催化材料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如DMSO等,但是这与实际的光催化反应环境相差很大,不能完全准确的反映光催化材料产生O2·-的过程。最后,ESR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它的技术特点是通过对g值分析进行定性,但是在定量方面灵敏度较差。分光 光度法在测定O2·-,特别是生物体内O2·-时有较多应用,如NBT还原法、XTT还原法以及细胞色素c还原法。它们一般的操作流程是先将探针加入到待测体系中与O2·-反应,然后再上机测定其生成物质的吸光度,因此操作步骤繁琐。此外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差,对于光催化反应来说,超氧自由基的浓度较低,而且其它的活性氧可能会对其测定产生干扰,因此也制约了该方法的使用。因此发展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特异的测定光催化反应生成O2·-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8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级高效多系统节能空调
- 下一篇:中央空调制冷回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