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水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56181.7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4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于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82 | 分类号: | B29B7/8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徐永雷 |
地址: | 214199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水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炼机生产中使用的冷却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密炼机的生产过程时刻离不开冷却水降温,可是长期以来,关于这方面的诸多问题制约了我们的正常生产。现有密炼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动力站端和密炼车间端,动力站端的冷却水通过输送水泵经输水管道压送至密炼车间端的各密炼机台,换热后交换出来的热水由多台37kw水泵(每个密炼机台配备二台,一台正常运转,一台备用)将水从回水管道循环回送到动力站端。这条看似顺畅的循环通道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当突发停电或配电间出现故障时,37kw水泵立刻停止工作,而各机台管道的热水仍不断涌出,出现不可控制的溢水现象。一次溢水事故可以造成巨大损失,包括:电机损坏、润滑油浪费、产量损失、人工浪费。据统计,我公司在2012年由此导致的较大漫水事故就发生了八起。另外,现有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也存在管路复杂,检修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遭遇突然停电等突发事故时,不会再出现漫水事故,安全可靠;管路也大大简化,检修维护更加容易。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动力站端和密炼车间端,所述动力站端通过输水管道与密炼车间端的各密炼机台连接,输水管道上安装用于提供输送动力的输送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炼车间端包括车间储水箱,密炼车间端的各密炼机台与车间储水箱连通;车间储水箱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直接通过回水管道与动力站端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站端包括动力站水箱、站内管道、站内水泵和地下水池,动力站水箱通过输水管道与密炼车间端的各密炼机台连接,输水管道上安装用于提供输送动力的输送水泵;所述地下水池的顶部设置进水口,该进水口与所述回水管道连通,所述地下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站内管道与动力站水箱连接,站内管道上安装用于提供输送动力的站内水泵。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取消了四台37KW的水泵,既节省了电费,避免了电机损坏等成本耗费,又通过车间储水箱和地下水池对冷却水的存储缓冲,使溢水事故不再发生,避免了产量受事故影响而遭受损失。
(2)由于取消了四台37KW的水泵,使得整个管路系统更加简化,检修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动力站端、2—输水管道、3—输送水泵、4—密炼车间端、5—密炼机台、6—动力站水箱、7—站内管道、8—站内水泵、9—地下水池、10—回水管道、11—车间储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动力站端1和密炼车间端4两部分。
如图1所示,所述动力站端1主要由动力站水箱6、站内管道7、站内水泵8和地下水池9组成,动力站水箱6通过输水管道2与密炼车间端4的各密炼机台5连接,输水管道2上安装用于提供输送动力的输送水泵3;所述地下水池9的顶部设置进水口,该进水口与所述回水管道10连通,所述地下水池9的出水口通过站内管道7与动力站水箱6连接,站内管道7上安装用于提供输送动力的站内水泵8。
如图1所示,所述密炼车间端4包括车间储水箱11,密炼车间端4的各密炼机台5与车间储水箱11连通;车间储水箱11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直接通过回水管道10与动力站端1连通。
以本公司现有设备为例,本公司现有两个密炼机台5,采用以往的冷却水循环系统时,需要耗费的成本如下:
1、电机运行费用:两个密炼机台5需要配备四台37KW水泵,其中两台正常运行,另外两台作为备用,按二台计算,每年的用电费用是功率*台数*小时数*电费单价=37*2*(24 *365)*0.5 =324120元。
2、突发事故损失:如果发生溢水事故,一次溢水大约损失如下:150#润滑油3桶,10000元;损坏油泵电机3台,1000元;人工费用:40(4条生产线人数)*100元/天=4000元。每年至少按5次计算,则总损失为:10000+1000+4000*5=75000元。
3、正常维修费用:每年维修配费用约1000元。
而采用本发明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后,上述的电机运行费用和突发事故损失都避免了,而且正常维修费用也大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61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