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样中痕量铜离子传感器及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6166.2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0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峰;梁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6 | 分类号: | G01N27/36;G01N2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刘懿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样 痕量 离子 传感器 构建 方法 | ||
1.一种水样中痕量铜离子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多壁碳纳米管,加入浓硫酸和浓硝酸体积比是3:1的混酸,超声4~4.5个小时,稀释,过滤,洗涤至中性,干燥即得到活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与混酸的用量比为2.5-6.5g/mL;
(2)活化的多壁碳纳米管按照1mg/mL的比例加入到浓度为1.0×10-2mol/L的植酸钠溶液中,超声混匀7~8个小时,得到稳定均一的植酸钠官能化多壁碳纳米管悬浮液;
(3)将ITO电极清洗活化后,控制ITO导电面积1cm×1cm,其余面积用指甲油涂封,晾干,备用;
(4)将已经晾干的ITO电极浸入植酸钠官能化多壁碳纳米管悬浮液中,于4℃冰箱内自组装三个小时,而后,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即制得植酸钠官能化碳纳米管修饰ITO电极。
2.一种水样中痕量铜离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61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