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热电站光伏辅助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3905.2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7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兆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44 | 分类号: | H02S40/44;F03G6/06;F24J2/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热 电站 辅助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热电站光伏辅助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电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必然要求电网有较高的供电安全可靠性,但由于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因素极为复杂,如电网本身结构的复杂性、短路电流超标、电压稳定等问题以及如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偶然因素的影响,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多设备同时或相继故障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当发生电网大面积停电或电网全停电事故时,需实施电力系统的重构,即黑启动,黑启动的最终目的是要快速恢复供电。目前的常用的黑启动方法是通过柴油发电机组驱动待启动发电机组的各种辅助系统,从而使待启动发电机组恢复正常运转,通常是以柴油发电机带动小发电机,然后启动大发电机,并逐步恢复负荷,故耗时长,负荷恢复的快速性也难以得到保证;且柴油发电机引擎排放的黑烟、有毒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寻找一种安全、清洁、无污染的黑启动电源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太阳能作为一种洁净、环保的能源,长期以来受到各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包括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其中,太阳能光热发电是实现大功率发电、替代常规能源的最为经济的手段之一,其通过反射镜将太阳光汇聚到太阳能收集装置,利用太阳能加热收集装置内的传热介质(液体或气体),再加热水形成蒸汽带动或直接带动发电机发电。对于企业、工业来说,如从网上取电,则会损失很多利润,很多企业为降低成本,建设自备光热电厂实施孤网运行;但光热电厂的启动仍然需要从电网取电。
因此,为保证在电网出现故障时,能通过黑启动方案恢复整个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转以及实现独立运行的光热电站的自主启动,无需外部电网的辅助,现提出一种光热电站光伏辅助发电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光热电站光伏辅助发电系统,包括光热发电系统和光伏辅助发电系统,所述光热发电系统包括反射镜镜场、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辅助发电系统包括在所述接收装置的上部向阳位置布置的光伏电池板。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复合抛物聚光器(CPC)反射罩,将由反射镜镜场反射的未能到达接收装置上的太阳光线重新聚焦到接收装置上,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集热效率。
在所述复合抛物聚光器(CPC)反射罩的外表面布置保温层,避免热量的散失;并在所述保温层的外部包覆外蒙皮,用于固定复合抛物聚光器(CPC)反射罩。
在所述外蒙皮的上部垂直往上向阳位置布置光伏电池板,所述光伏电池板与所述外蒙皮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100mm,可接收被接收装置遮挡无法到达反射镜场的太阳光线,进行光伏发电。该光伏电池板的宽度值所述光伏电池板的宽度值选择边界条件为任何时候不造成反射镜镜场上形成挡光阴影情况下的最大宽度值。
所述接收装置布置在所述反射镜镜场的焦线位置,增加集热管接收的太阳光量,提高集热效率。
本发明的光伏辅助发电系统提供光热发电系统孤网运行的所需的启动电力。此外,在电网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所述光伏辅助发电系统为光热发电系统常规设备提供电力,所述光伏辅助发电系统作为黑启动电源,恢复电网正常运行。
本发明通过在接收装置的上部向阳位置布置光伏电池板,可收集因接收装置遮挡无法到达反射镜镜场的太阳光线进行光伏发电,提供光热电站孤网运行的所需电力,另一方面,在电网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利用光伏辅助发电系统存储的电能,为光热发电系统常规设备提供电力,启动光热发电系统,实现光热电站的运行,并进而恢复整个电网系统的电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光热电站光伏辅助发电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光热电站光伏辅助发电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光热电站光伏辅助发电系统的系统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光伏辅助发电系统的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兆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兆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39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