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骨折、粉碎性骨折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52991.5 | 申请日: | 2014-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3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存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存发 |
主分类号: | A61K36/126 | 分类号: | A61K36/126;A61P19/08;A61K35/64;A61K35/10;A61K33/26;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4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骨折 粉碎 性骨折 药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中草药配制而成的内服药,特别是治疗骨折、粉碎性骨折的药物。
骨折是外伤、跌打等外界力而引起的骨伤、折断、粉碎性所致的一种病症,一旦伤骨,将疼痛难忍,行动艰难,甚至无法行动,难以适应相关的体力活动。迄今为止,西医治法,全是对症下药,临时控制痛疼,而且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又有毒副作用,如VB1、消炎痛等,外用牵引,打石膏固定,效果缓慢或用外科手术法治疗,给患者带来更大痛苦且费用较高。
本发明内服药,由纯中草药配制而成,无配伍禁忌,所以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自然铜6-18 土元3-9 骨碎补3-9
茯苓3-9 冰片0.2-0.4 琥珀0.5-1.5
本发明采用以上方案后,治疗以上骨、伤、折症有效率98%,治愈率89%,解除症状迅速,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
本发明中:活血祛瘀类中药有:自然铜、土元;
温补肝肾类中药有:骨碎补;
益脾和胃类中药有:茯苓;
芳熏开窍类中药有:冰片;
镇惊安神类中药有:琥珀;
本发明药物机理如下:
此项发明中:自然铜,味辛,性平,散瘀止痛,接骨续筋。主要成份:含二硫化铁及镍、砷、锑等。(见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新编中医学概要》第289页,1974年出版)
骨碎补:味苦,性温,归肝肾经,补肾续骨、活血止痛。主要成份:含柚皮甙及淀粉25-34.8%和葡萄糖等。功能(见新编常用中药手册,金盾出版社出版第120页,1994年8月出版)
土元:味咸,性寒,有小毒,破淤活血,消癓瘕散结,接骨续筋。(见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新编中医学概要》第292页,1974年出版)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成份:含多量茯苓多糖,不萜类化合物、茯苓酸等。(见金盾出版社出版《新编常用中药手册》第55页,1994年8月出版)
冰片: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肝、经。
功能:开窍醒神,清热止痛,明目去翳。
成份:右旋龙脑等
(见金盾出版社出版《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163页,1994年8月出版)
琥珀:味甘,性平,归心、肝、膀胱、经。
功能:镇惊安神,散瘀止血,利尿通淋。
成份:主要含二松香醇酸的聚酯醇合物和挥发油。聚酯化合物的分解产物有琥珀酸、龙脑等,还含镁、钙、铁等无机盐。(见金盾出版社出版《新编常用重要手册》第140页,1994年8月出版)
以上诸药合成:补肝肾,益脾胃,活血化瘀,镇惊安神,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愈合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取自然铜12g、土元6g、骨碎补6g、茯苓6g、冰片0.3g琥珀1g,将上述6味共为细未,过筛选极细未既为本发明药物;取本发明药物3g用黄酒50g加热冲服,每日口服一次,连服5-7天。内服此药忌醋。
(一)效果验证:
为验证本发明药物的效果,于2010-2013年分别在聊城市中医院,莘县第二人民医院做了临床观察试验。共收骨折患者163例,其中轻症骨伤,淤血不严重,骨折无移位的患者120例,用药2个疗程可基本痊愈,重症骨折包括淤血严重,骨折移位的用药3-5个疗程基本痊愈。
(二)不良反应
在用药过程中,偶有个别患者出现低热或轻度失眠现象属正常反应。不影响继续用药。
(三)结论
本内服药用于治疗骨折、粉碎性骨折,讲究治病求本、整体施治,效果十分明显。
(四)具体病例
病例一、患者李某,男,30岁因扭伤后出现左侧膝关节疼痛难忍,到当地医院CT检查结果为骨折。拟行手术治疗,李某因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没有接受医生的建议,开始用本内服药治疗,用药五个疗程基本痊愈。
病例二、患者杨某,女,60岁。因意外伤致左腿,当地医院诊为腿径骨骨折。使用本药三个疗程肿痛消失,用药五个疗程基本痊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存发,未经赵存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29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