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IFFT图声转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2883.8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6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汪剑鸣;原野;王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13/02 | 分类号: | G10L13/02;G10L19/02;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ifft 转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助盲领域,涉及图声转换领域的信息技术,特别是一种改进的IFFT图声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图声转换是用非语言的声音表示图像信息,可用于电子行走辅助(electronic travel aid)系统和视觉替代(vision substitution)系统,为盲人和视觉损伤患者提供基于听觉通路的无损伤视觉补偿。
目前图声转换方法有vOICe系统和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图声转换方法。Meijer1992年提出vOICe系统,它的内部工作方式是先将输入图像(M×N)转换为灰度图像,使像素值介于0-255之间。逐列扫描灰度图像,1秒一次,从左至右。如图1,每列图像的每一个像素转换为一个声音信号,声音的振幅用像素值表示,声音的频率与像素的位置有关,将图像顶部像素映射成高频,图像底部像素映射成低频,由图像顶部到底部,频率线性降低。图像第j列的像素由(1)式转换成声音:
式中和分别为图像第j列第i行的像素转换成声音的振幅和频率,N为图像总行数,n为声音的持续时间。其中
声音信号的频率范围为f∈[fmin,fmax]Hz,根据采样定理,采样率fs=2*fmaxHz,故又c=fmax-fmin,是一个常数,故公式(1)可以表示为
这种方法计算量大,实时性较差。
张璇等在vOICe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有效的基于IFFT图声转换的盲人视觉辅助方法(An Efficient Method of Image-Sound Conversion B ased on IFFT for VisionAid for the Blind)。通过对每列图像的每一个像素值进行IDFT(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即可得到该列图像对应的声音信号。将图像从左至右逐列变换输出,最终将整幅图像转换为声音信号。
IDFT变换公式为
由欧拉公式,只取IDFT的实部即可得到
故图像第j列的像素由(6)式转换成声音:
这里xj(n)是第j列像素经过IDFT变换后的声音信号,Xj(i)为输入图像(M×N)第j列第i行的像素值,与式(1)中对应。由于系数为常数,在图声转换中不会影响数据变化的本质,只是在幅度上产生波动,因此可忽略不计。式(6)与vOICe系统转换公式(1)比较,结构一致,故可用IDFT方法拟合vOICe系统。文中用IFFT代替IDFT,可将计算复杂度由o(N2)降为o(N*logN)。
论文中设转换后的声音信号时间为T=1s,采样点数为NS。采样率为最小频率间隔,即频率分辨率为经过IFFT变换后的声音信号的频率范围为f∈[0,fN]=[0,N*Δf]=[0,N]Hz。
这种方法虽较vOICe系统有所改进,计算量有所降低,但没有考虑人耳最佳接受的频率范围,转换完的声音信号频带过窄、频率过低,声音的丰满度和听觉舒适度均较差。
发明内容
本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图声转换方法计算量大、实时性差,未能充分考虑人耳最佳接受的频率范围,声音表达的丰满度和听觉舒适度均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IFFT图声转换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如图2,步骤如下:
(1)设定参数,设定图声转换后声音信号持续时间为T,采样点数为NS,采样频率为最小频率间隔,即频率分辨率为
(2)输入一幅M×N的图像,将其转换为灰度图像,使像素值介于0-255之间;
(3)提取(2)中的一列像素,该列像素的像素值为Xj(0),Xj(1),…,Xj(N-1),j为提取图像像素所在列序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28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爪形干式真空泵的双向同步螺旋组合式密封结构
- 下一篇: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