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牵引式可回收胶囊内镜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52605.2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1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姜泊;张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泊;张建辉 |
主分类号: | A61B5/07 | 分类号: | A61B5/07;A61B1/273;A61B1/0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 可回收 胶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囊式内窥镜,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重复利用的胶囊式内窥镜,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医学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数十万人死于上消化道癌,上消化道是指人体的口腔、咽、上消化道、胃、小肠(十二指肠)处,上消化道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差异很大,我国是世界上消化道癌高发地区之一,而且农村地区发病率远高于城镇地区。医学临床实验表明,早期上消化道检测预防可以有效的降低上消化道癌的发病率,现有技术主要依靠吞钡X线对上消化道摄片和纤维上消化道镜检测上消化道处的病灶,由于该种检测方法价格成本高,在一些偏远地区难于得到广泛的普及;而且检测过程操作复杂,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要求;其次现有上消化道镜体积普遍偏大,检测过程有可能会对上消化道病灶造成伤害,同时患者在整个检测过程都需要承受上消化道镜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再次加剧了患者的病情。
针对传统上消化道病灶检测装置所存在的问题,医务人员已尝试采用医用无线内窥镜系统(简称为“胶囊内镜”),胶囊内镜是一种新型的无创无痛消化道及上消化道的无线检测系统,它由实现上消化道检测功能的形如药丸的胶囊和体外图像记录仪组成,由于采用微光机电技术,智能内镜尺寸很小,病人在吞服过程中无须麻醉且行动自由,免除了传统检测方法所带来的痛苦和不便。由于该项技术蕴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及应用前景,而且具有操作简单、无痛、无交叉感染等优点,胶囊内镜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青睐。
但是通过临床实验表明,现有的胶囊内镜在上消化道病灶检测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如专利号201220135353.3,名称为《胶囊内镜》的发明中公开了一种方案的胶囊内镜,该种胶囊内镜体积小不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反应;患者将该种胶囊内镜吞服,检测完成后随粪便排泄体外,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该种胶囊内镜为一次性产品,从而导致胶囊内部昂贵的部件不能循环多次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及提高了患者检测费用;其次,该种胶囊内镜在上消化道内运动的动力源主要依靠上消化道内流质的流动所提供,医务人员不能灵活的控制其在上消化道内的运动,检测效果不太理想。
因此,综合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胶囊内镜所存在的技术问题,需要一种胶囊内镜不仅能够在上消化道内灵活地往复来回运动工作,实现较精确的检测,而且可以实现多次循环利用、无交叉感染,降低患者单次检测成本,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上消化道的可回收式胶囊内镜,不仅可以在上消化道内的灵活地往复来回运动工作,精确定位并检测,而且能够多次循环利用,无交叉感染,同时该胶囊内镜在工作过程不会对上消化道造成伤害。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牵引式可回收胶囊内镜包括信息接收与处理装置、控制电路、第一光学窗罩、设置于CMOS镜头周围的LED灯组、刚性支架和驱动电源组,所述的胶囊内镜置于清洁袋内,所述的清洁袋第一端为与胶囊内镜第一光学窗罩位置对应的第二光学窗罩,清洁袋第二端密封并且延伸出牵引软线,所述清洁袋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为柔性外壳。
更进一步地,所述清洁袋的第一端通过卡口接头密封,所述卡口接头外侧缘设有吊耳,所述的软线牵引软线与吊耳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卡口接头由第一半柱体、第二半柱体和柔性连接体组成,所述的第一半柱体第一端设有卡槽,所述的第二半柱体第一端设有第二凸出体,所述的卡槽与第二凸出体相互配合且个数相等,所述第一半柱体第二端与第二半柱体第二端通过柔性连接体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胶囊内镜的刚性支架外侧设有第三凸出体,所述的第二光学窗罩内表面上设有凹槽,通过所述的第三凸出体和凹槽相配合将胶囊内镜与清洁袋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光学窗罩外罩于CMOS镜头,所述的信息接收与处理装置、控制电路、驱动电源组整体固定于刚性支架上,所述的刚性支架设置于第一光学窗罩背光端。
为了确保检测效果并考虑到安全因素,所述的第一光学窗罩和第二光学窗罩采用有利于光线穿透,且不易于被消化液分解的生物塑料或者对人体无害的高分子材料加工制作。同理,所述的柔性外壳采用附着工艺整合于第二光学窗罩,采用不易于被消化液分解的生物塑料或者对人体无害的高分子材料加工制作;所述的牵引软线采用医用手术线或对人体无害的高分子材料等构成的软质线体制作。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牵引式可回收胶囊内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泊;张建辉,未经姜泊;张建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26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