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蚕自动饲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9879.6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6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齐;赵明孔;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南充首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100 四川省南充***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饲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养蚕装置,特别是一种大蚕自动饲养机。
背景技术
在我国传统养蚕中,小蚕饲养阶段结束后,要进入大蚕饲养。大蚕饲养是蚕儿抽丝结茧的关键阶段,由于这个阶段蚕儿要大量吃进桑叶,所以蚕农们的劳动强度比较大,要不断地给蚕儿上桑叶。以往这个阶段的机械化程度较低,蚕农们将蚕簸端上端下,疲于奔命,加上近年来农村劳力缺乏,青壮年养蚕的较少,都是老弱在家养蚕的较多,加之传统养蚕装置平面设置的较多,占地面积较大,增大了投入,所以影响了农村养蚕的积极性,需要极大的改变这种现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公知技术缺点,能自动完成大蚕饲养的上料铺桑叶,减少人工劳动强度的一种大蚕饲养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为:一种大蚕自动饲养机,设置在蚕房内,有一料箱,四周围有箱壁,由一带动力的传送带构成活动箱底,设有滚轮及驱动滚轮的行走驱动装置,由一个小车升降台上的一段轨道支撑所述的料箱上的滚轮,所述小车升降台与一形成门式构件的齿条通过传动元件配合沿轨道上、下移动,与门式构件相配合的有一长形的多层蚕台,蚕台上安装蚕簸,每一层设有一组与小车升降台上一段轨道对接的第二轨道,所述的小车升降台沿其中一层蚕台所设置的第二轨道行进到位再返回由提升装置再上一层进入到上一层蚕台,如此自动往复循环,有控制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在大蚕饲养中能自动完成上桑叶等过程,替代繁重的人工劳动,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下面结合图示及实施例对本方案作更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大蚕自动饲养机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大蚕自动饲养机料箱立体图;
图4为大蚕自动饲养机电控控制台面板正视图;
图5为大蚕自动饲养机控制程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大蚕自动饲养机,有一料箱1,四周围有箱壁,底部由一传送带2组成活动箱底,料箱由一小车升降台3支撑,一门式框架4与小车升降台配合完成小车升降台的上升和下降,与门式框架和小车升降台配合的有一长形的多层蚕台5,本实施例为四层,所述蚕台由多根立杆6,横杆7和长条8组成,一排竖直排列的立杆固定连接一组由下到上水平排列的长条,这样的组合形成两列,再用一组横杆横向连接形成立体稳固框架,长条用角钢形成轨道,形成的层间空间可摆放蚕簸,通常用长条8形成轨道,两根轨道之间的宽度大于蚕簸,以便由料箱组成的送料车不与蚕簸发生干涉,这是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的蚕台长约25米,宽约1.5米,高为2.5米。
对料箱和小车升降台更细致的表达如图2,所述的料箱由一根直条9分别与料箱的两个长形边10的端部及一个侧边11的下部固定连接,两根直条9共同支撑料箱的箱体,两根滚轮轴12横向固定在直杆9的下面,滚轮轴的端部固定滚轮13,滚轮由升降台3上的一段轨道14支撑,有一驱动滚轮轴转动的动力装置,容后叙述。
小车升降台由两个三角形及连接三角形的两个顶角的长杆组成,每一三角形由支撑滚轮的一段轨道14,及两根等长的斜条15组成,三角形的两个角由长杆16连接,每一三角形的底边及底边相对应的角用一块金属板17连接,以增强三角形的稳定性,在金属板17的下端开有孔,通过轴承连接一根传动轴18,传动轴的端部各固定一个齿轮19,齿轮19与门式框架4上的齿条啮合,传动轴18有一动力源,传动轴中间固定一从动锥齿轮20,一主动锥齿轮与其啮合,主动锥齿轮固定在电机轴上,电机固定在形成小车升降台的机架上,传动轴18转动,安装在传动轴两端的锥齿轮均获得动力,以便均衡地沿齿条爬升。
在金属板17上还设置有三个滚轮21,成品字形安装在门式框架的立柱上,定位小车升降台,保证爬升时均衡向上或向下。
从图示中可看出构成蚕架的长条8是由一组横杆7支撑,长条8用角钢构成,其中的一条直角边构成轨道,支撑滚轮13。
图3所示为料箱的动力设置。这是一个从图2中A向看过来的立体图。在料箱的侧边设有两个动力装置,电机22为料箱行走电机,电机23为料箱底部的传送带驱动电机。电机22轴端上的传动齿轮带动传动轴24,传动轴的端部固定有一小齿轮25,小齿轮25与滚轮上的从动齿26啮合,带动滚轮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南充首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南充首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98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麦田除草剂组合物
- 下一篇:换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