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蛋鸡饲料复合酶制剂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9815.6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2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65;A23K1/175;A23K1/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李宇 |
地址: | 410128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蛋鸡 饲料 复合 酶制剂 及其 生产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蛋鸡饲料复合酶制剂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鸡蛋总产量与蛋鸡存栏数排名世界第一,并且在近30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随着蛋鸡业的发展,正在由单纯追求蛋鸡高产就是高效益的传统观念,向既要降低生产成本,又要提高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水平,重视料蛋比,全面追求高效益的观念转变。如何降低饲料使用成本,饲料厂家全方位地调整饲料配方,大量使用棉粕、菜粕、玉米加工副产物、纤维饲料、次粉等一些非常规原料(玉米、豆粕以外的饲料原料)。由于非常规饲料原料中含有如木聚糖、纤维素、?-葡聚糖等抗营养因子,抑制了蛋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影响其产蛋性能。为了降低抗营养因子的负面影响,生产中常常在饲料中添加饲料酶制剂来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然而,市场上的蛋鸡饲料复合酶制剂产品良莠不齐,大多是针对解决蛋鸡日粮中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而配制的酶制剂产品,往往忽视了蛋鸡的消化道生理特点和玉米、豆粕原料中的常规营养成分的消化利用率,因此,目前酶制剂的使用效果都不理想,达不到既能提高蛋鸡产蛋性能,又能降低饲料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的效果。开发一种新型高效的蛋鸡饲料复合酶制剂是饲料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蛋鸡业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蛋鸡饲料消化率、降低料蛋比、延长产蛋期、提升产蛋率、改善饲养环境的蛋鸡饲料复合酶制剂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蛋鸡饲料复合酶制剂,其酶活组成为:木聚糖酶12000 U/g -15000U/g ;?-葡聚糖酶1000 U/g -1200U/g;纤维素酶500 U/g -600U/g;?-甘露聚糖酶500 U/g -750U/g;果胶酶500 U/g -750U/g;酸性蛋白酶3000 U/g -4000U/g;中性蛋白酶1000 U/g -1200U/g;中温α-淀粉酶750 U/g -1000U/g;真菌α-淀粉酶1500 U/g -2000U/g;糖化酶2000 U/g -2500U/g。
一种蛋鸡饲料复合酶制剂,以重量百分数计,该复合酶制剂由以下组分配制而成:酶活5万U/g的木聚糖酶24-30份,酶活5万U/g的?-葡聚糖酶2-2.4份,酶活2万U/g的纤维素酶2.5-3份,酶活5万U/g的?-甘露聚糖酶1-1.5份,酶活3万U/g的果胶酶1.7-2.5份,酶活5万U/g的酸性蛋白酶6-8份,酶活10万U/g的中性蛋白酶1-1.2份,酶活2000U/g的中温α-淀粉酶37.5-50份,酶活10万U/g的真菌α-淀粉酶1.5-2份,酶活10万U/g的糖化酶2-2.5份,稀释剂1-5份。
所述稀释剂为等质量份的玉米淀粉和硫酸钙混合物。
所述蛋鸡饲料复合酶制剂的生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取酶活5万U/g的木聚糖酶24-30份,酶活5万U/g的?-葡聚糖酶2-2.4份,酶活2万U/g的纤维素酶2.5-3份,酶活5万U/g的?-甘露聚糖酶1-1.5份,酶活3万U/g的果胶酶1.7-2.5份,混合均匀,作为预混剂1号料;
2)、取酶活5万U/g的酸性蛋白酶6-8份,酶活10万U/g的中性蛋白酶1-1.2份,混合均匀,作为预混剂2号料;
3)、取酶活2000U/g的中温α-淀粉酶37.5-50份,酶活10万U/g的真菌α-淀粉酶1.5-2份,酶活10万U/g的糖化酶2-2.5份,混合均匀,作为预混剂3号料;
4)、取预混剂1号料、2号料、3号料各一份,添加等质量份的玉米淀粉和硫酸钙混合物1-5份,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蛋鸡饲料复合酶制剂在蛋鸡全价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为150-200克/吨。优选为200克/吨。
所述木聚糖酶由绿色木霉发酵生产,所述?-葡聚糖酶由里氏木霉发酵生产,所述纤维素酶由里氏木霉发酵生产,所述?-甘露聚糖酶由毕赤酵母发酵生产,所述果胶酶由黑曲霉发酵生产,所述酸性蛋白酶由黑曲霉发酵生产,所述中性蛋白酶由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所述中温α-淀粉酶由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所述真菌α-淀粉酶由米曲霉发酵生产,所述糖化酶由黑曲霉发酵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98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