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型海藻酸基复合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49677.1 申请日: 2014-04-15
公开(公告)号: CN103908693A 公开(公告)日: 2014-07-09
发明(设计)人: 位晓娟;顾其胜;奚廷斐;王庆生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颐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L15/28 分类号: A61L15/28;A61L15/44;C08J9/28
代理公司: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张贵宾
地址: 2511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仿生 海藻 复合 抗菌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生型海藻酸基复合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二)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医疗效果要求的提高,控制感染和加速愈合越来越成为关系到各类外科临床手术预后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在特殊环境的损伤如战地创伤或大创面、深度创伤急救中,快速止血、有效消炎以及促进愈合可为挽救生命提供有力保障。2003年美国伤口护理及处置产品的市值已经达到47.6亿美金,主要包括生物皮肤及敷料、海藻酸盐湿伤口愈合产品、粘合绷带等伤口控制产品,以及封闭剂等伤口封闭产品。我国也有多种胶原基、壳聚糖基、海藻酸基、纤维素基以及纤维蛋白、富血小板血浆等多种伤口护理产品,用于不同类型的伤口愈合。

随着再生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发先进的伤口护理产品一直都是临床和基础研究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该领域已有许多相关产品、研究或专利,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例如渗透液吸收、机械性能、抗菌性能及原位修复性能等。

海藻酸基生物材料用于伤口护理早有历史记载,在古罗马时代就有人用海藻来治疗伤口,海藻曾一度被海员用于伤口止血。自1983年第一例海藻酸盐敷料产品投入市场以来,相关产品在临床应用已有30年的历史,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充分证实。壳聚糖基生物材料业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止血、防粘连、抑菌消炎、镇痛、促愈合等性能,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药物缓释、食品保健等领域。银离子作为广谱抗菌剂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得到临床证实。迄今,已有许多海藻酸和壳聚糖基抗菌敷料相关的研究报道、产品专利及产品,成为生物医用材料中成果转化的热点之一。

目前的已有专利和产品大多是采用海藻酸/壳聚糖/活性炭等材料通过喷涂或浸泡等方式制备含银离子的抗菌敷料,工艺简单有效但长效释放效果不佳。专利CN102406957、CN1935268A、CN102505461A、CN10450222A等也公开了通过多种方式制备海藻酸基抗菌敷料的方法,但与本发明专利的方法均存在一定差异。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性良好的仿生型海藻酸基复合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仿生型海藻酸基复合抗菌敷料,以海藻酸组分、壳聚糖组分和银离子组分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将原料混合后加去离子水搅拌溶剂,得到混合水凝胶,混合水凝胶经反复冻融、冷冻干燥得到产品;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海藻酸组分60-90%、壳聚糖组分9.8-39%、银离子组分0.2-1%。

本发明用海藻酸基和壳聚糖基材料作为银离子的缓释载体,通过二次物理交联再经冷冻干燥得到机械性能良好的仿生型辅料,并可随着敷料基体的溶胀、降解逐渐释放银离子,达到长效抗菌的效果。敷料基体材料中的海藻酸基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液体吸收性能和凝胶性能,壳聚糖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止血性能、镇痛消炎以及促进愈合等功效,二者与银离子螯合后经反复冻融形成良好交联的稳定三维结构,可以实现银离子的长效缓释,从而达到长效抗菌的目的。此外,由于该种银离子负载方式稳定可靠,因此可减轻由于突释造成的毒性,所载负的银离子浓度的幅面高于传统方式。

本发明的更优技术方案为:

所述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海藻酸组分75-90%、壳聚糖组分9.8-38.7%、银离子组分0.5-1%。

所述海藻酸组分由两种成分组成:海藻酸与单价金属离子形成的盐、海藻酸与二价金属离子形成的盐,其中,前者是海藻酸钠、海藻酸钾和海藻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后者为海藻酸钙;二者的质量比为10-3:1,优选5-8:1。

海藻酸组分由两种不同价位的海藻酸基金属盐组成,二者之间可逐渐形成金属离子交联的稳定水凝胶网络,交联过程缓慢、可控性好,形成的水凝胶网络机械性能显著增强。

所述壳聚糖组分为水溶性,为羧甲基甲壳素、羧甲基壳聚糖、羟丙基甲壳素、羟丙基壳聚糖、羟乙基甲壳素和羟乙基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由于引进了壳聚糖组分,具有良好的止血性能且兼具抑菌、消炎、镇痛功能并可促进伤口愈合,还可与银离子形成螯合结构,使得银离子组分稳定、长效的存在于材料的三维网络结构中,应用于创面后可逐渐释出达到长效、稳定的抑菌效果。

所述银离子组分为硝酸盐、氯化银、硫酸银、纳米银和磺胺嘧啶银中的一种或多种。银离子组分范围较广,可适用于水溶性银离子化合物如硝酸银,也适用于非水溶性银离子供体如磺胺嘧啶银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颐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颐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96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