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警务声纹识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49124.6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5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胡上杰;田家;黄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上杰;田家;黄晟 |
主分类号: | G10L17/02 | 分类号: | G10L17/02;G10L17/1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5 | 代理人: | 白家驹 |
地址: | 317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警务 声纹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识别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警务声纹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公安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将信息高效准确地获取校验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锁定犯罪目标、校验犯罪信息,成为公安工作需要攻克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警务声纹识别方法,它可以实现声纹的采集、读取、识别等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警务声纹识别方法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集待测声音文件;
利用话筒进行录音,得到待测声音文件,实现声纹的采集;
第二步,对待测声音文件进行预处理;
对通过话筒录音所获得的待测声音文件进行预处理,实现对声纹的预处理;
所述预处理包括采样、量化、预加重、加窗处理过程。
第三步,对待测声音文件进行特征参数的提取;
对待测声音文件进行分析处理,提取声音文件的语音特征参数;
第四步,比对识别;
将待测声音文件的语音特征参数与数据库中的已有声音文件的语音特征参数进行比对,判断待测声音文件是否与数据库中的已有声音文件相匹配,从而实现对待测声音文件的识别,得出识别结果;
第五步,建立声纹数据库;
将待测声音文件按照其语音特征参数进行分类,并将待测声音文件根据其语音特征参数的类别保存于数据库中,形成声纹数据库;
第六步,输出识别结果。
本发明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对说话人的语音进行识别或鉴别,能够实现说话人确认和说话人辨认,具体来说,本发明不仅能够判断出未知说话人是否为某个指定人,而且能够辨认出未知说话人是已记录说话人中的某一位。因此,本发明能够解决“一对一”的匹配判断问题和“多选一”的比较判断问题。
本发明通过对声纹信息进行识别和比对,能够达到认证人身的目的。
本发明所形成的声纹数据库,能够对获得的声纹信息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
本发明所采用的声纹识别方法具有简便、准确、经济及可扩展性良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警务声纹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警务声纹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声纹采集,即采集待测声音文件;
利用外接话筒进行录音,得到待测声音文件,实现声纹的采集;
第二步,对待测声音文件进行语音预处理;
对通过外接话筒录音所获得的待测声音文件进行预处理,实现对声纹的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采样、量化、预加重、加窗等处理过程,以实现语音特征的提取功能;
第三步,对待测声音文件进行特征参数的提取;
对待测声音文件进行分析处理,提取声音文件的语音特征参数;
第四步,比对识别;
将待测声音文件的语音特征参数与数据库中的已有声音文件的语音特征参数进行比对,判断待测声音文件是否与数据库中的已有声音文件相匹配,即是否存在同一声音,从而实现对待测声音文件的识别,得出识别结果,即认定待测者身份;
第五步,分类匹配,建立声纹数据库;
将待测声音文件按照其语音特征参数进行分类,并将待测声音文件根据其不同类别保存于数据库中,形成声纹数据库;
第六步,输出结果;
将待测者身份作为识别结果输出。
本发明根据人所说语音信息而表征出来的说话人的生理和行为特征,能够识别或鉴别说话人的身份,可以在一段录音中查找出犯罪嫌疑人或缩小侦察范围,可以在法庭上提供犯罪嫌疑人身份确认的旁证,甚至可以实现军事领域中的战场环境监听,辨认出敌方指挥员。
本发明可以运用于公共安全、互联网应用及通信领域如电话银行、电子商务、安全控制、计算机远程登录等以及军事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上杰;田家;黄晟,未经胡上杰;田家;黄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91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