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饰板材表面无孔式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8732.5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8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李蝶思;何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广建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22 | 分类号: | E04F13/2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4 | 代理人: | 陈立荣 |
地址: | 400020 重庆市江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 板材 表面 无孔式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装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饰板材表面无孔式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将装饰板材安装在支撑龙骨上时,通常是采用螺钉固定。由于装饰板材具有一定的厚度,在安装装饰板材时,需要采用长度大于装饰板材厚度的螺钉,而不同的装饰板材,其厚度不相同,因此,安装不同厚度的装饰板材,需要匹配不同长度的螺钉,这不但安装很不方便,而且常常会出现螺钉长度小于装饰板材厚度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安装时,先用打孔器在装饰板材上打一个螺钉孔,然后再在螺钉孔内钉螺钉,将装饰板材与支撑龙骨固定在一起。在打孔时,打孔器的打孔深度均是人为控制,对于打孔的深度难以精确掌握,如果钻孔深度不够,则无法安装螺钉,如果钻孔深度太深,则会影响装饰板材的牢固性,尤其对于较薄的装饰板材,如果深度控制不好,很容易被打穿,造成装饰板材无法安装而只能丢弃。并且,安装好后,用于固定装饰板材与支撑龙骨的螺钉头部沉入螺钉孔内,在装饰板材表面即留下一个个孔洞,很不美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完成后,在装饰板材的表面不会留下打孔孔洞的装饰板材安装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装饰板材表面无孔式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钻孔位置:在装饰板材装饰表面的四个角上、且靠近其边沿的位置分别确定一个钉螺钉的位置,并将该位置作为钻孔位置;
2)成孔:将打孔器的夹柄安装在电钻夹具上,通过卡圈调整打孔深度,该打孔深度小于装饰板材的厚度;然后将打孔器对准钻孔位置,电钻带动打孔器钻孔,直至打孔器卡圈抵在装饰板材的装饰表面为止 ;然后通过电钻退出打孔器,完成螺钉孔钻孔;
3)安装:在螺钉孔内钉螺钉,使螺钉的头部沉入螺钉孔底部,螺钉尖锥部钉入支撑龙骨,将装饰板材固定在支撑龙骨上;
4)取样:选取取样钻头内径等于打孔钻头外径的取样器,将取样器的夹柄安装在电钻夹具上;通过电钻带动取样器,在装饰板材边角料上截取用于修复螺钉孔的填充块,该填充块表面的图案与装饰板材装饰表面的图案相匹配,填充块的直径等于螺钉孔的孔径,填充块的高度小于螺钉孔的深度;
5)修复:通过粘接剂将填充块固定安装在螺钉孔内,使填充块的表面朝外;
其中,所述打孔器包括夹柄、打孔钻杆、打孔钻头和卡圈,打孔钻杆的一端固定在夹柄上,在打孔钻杆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卡圈套设在打孔钻杆的外周、且与打孔钻杆螺纹配合;所述打孔钻头设置在打孔钻杆的另一端,打孔钻头上设有螺旋齿;所述打孔钻头的直径等于外螺纹的大径;
所述取样器包括夹柄、取样钻杆、取样钻头和卡圈,取样钻杆的一端固定在夹柄上,在取样钻杆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卡圈套设在取样钻杆的外周、且与取样钻杆螺纹配合;沿取样钻杆轴向开设有取样槽;所述取样钻头设置在取样钻杆的另一端,取样钻杆和取样钻头均为空心结构,取样钻头上设有阶梯齿;所述取样钻头的直径等于外螺纹的大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装饰板材在安装过程中采用了配套的打孔器和取样器,取样器的外径等于打孔器的内径,在将装饰板材安装在支撑龙骨上后,采用取样器截取与螺钉孔大小相同的填充块填充在螺钉孔内,实现装饰板材的表面无孔式安装,操作简单,安装好后的装饰板材不会留下螺钉孔洞,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饰板材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有螺钉孔的装饰板材安装示意图;
图3为经修复螺钉孔后的装饰板材安装示意图;
图4为打孔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取样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装饰板材,2为支撑龙骨,3为螺钉,4为填充块,5为打孔器,51为夹柄,52为打孔钻杆,53为卡圈,54为打孔钻头,6为取样器,61为取样钻杆,62为卡圈,63为取样钻头,64为取样槽,7螺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装饰板材表面无孔式安装方法,在该安装方式中需要使用到打孔器5和取样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广建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广建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87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