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45815.9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4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曾大章;季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曙光光纤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B99/00 | 分类号: | F23B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燃烧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作为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能量有煤中的化学能、电能、高温烟气的热能等形式,而经过锅炉转换,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其中用于煤燃烧的锅炉较为普遍。传统的锅炉主要包括热交换器、燃烧室、送风装置、排烟装置及上煤器等部件,其中送风装置包括送风机及两端分别与送风机和燃烧室连通的送风管,上煤器与燃烧室连通,热交换器安装在燃烧室上方,排烟装置的烟道与燃烧室连通。
锅炉在工作时,上煤器和送风装置分别向燃烧室输送煤和空气,煤在燃烧室内燃烧,热交换器吸收燃烧室内辐射热,将水加热为饱和蒸汽,实现水汽分离,燃烧后的气体通过排烟装置的烟道排出。
然而,为了使煤在燃烧室内充分与氧气接触而进行充分燃烧,实际送入燃烧室内的空气量大于理论空气量。虽然多送入空气可以减少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但排烟热损失会增大,并且将未充分燃烧的煤粒排出,导致资源浪费,同时加剧硫氧化物腐蚀和氮氧化物生成,导致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因此,如何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该锅炉能够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炉,包括燃烧室、送风装置、排烟装置及上煤器,所述排烟装置的烟道和所述上煤器均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送风机及两端分别与所述送风机和所述燃烧室连通的送风管,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燃烧室侧部且用于向所述燃烧室输送微波的微波室,所述微波室包括磁控管、微波室本体及安装在所述微波室本体上的微波输出窗。
优选地,所述微波室位于所述燃烧室内腔且安装在所述燃烧室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微波输出窗为陶瓷输出窗。
优选地,所述微波室还包括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与所述磁控管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排烟装置上的省煤器。
优选地,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烟装置上的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内腔与所述送风管的内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空气预热器位于所述送风机的进风端。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烟装置上的除尘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锅炉包括燃烧室、送风装置、排烟装置、上煤器及安装在燃烧室侧部且用于向燃烧室输送微波的微波室,其中排烟装置的烟道和上煤器均与燃烧室连通,送风装置包括送风机和送风管,送风管的两端分别与送风机和燃烧室连通,微波室包括磁控管、微波室本体及安装在微波室本体上的微波输出窗。锅炉在工作时,通过上煤器和送风装置分别向燃烧室输送煤和空气,微波室通过微波输出窗向燃烧室输送微波,微波对燃烧室内的煤粒与热空气进行扰动,使其充分混合燃烧,放出大量热量。燃烧后的气体通过排烟装置的烟道排出。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发明提供的锅炉中,由于微波室向燃烧室输送微波,放出大量热量,微波助燃能使煤更干燥,提高煤使用率,降低了煤的损失,避免煤粒排出导致资源浪费的情况,另一方面,根据微波助燃原理,微波对燃烧室内的煤粒与热空气进行扰动,使其充分混合燃烧,避免硫氧化物腐蚀和氮氧化物生成的产生及煤粒排出,降低了环境污染。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锅炉能够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1-排烟装置、2-省煤器、3-空气预热器、4-除尘器、5-送风机、6-微波室、61-微波输出窗、62-冷却水箱、7-燃烧室、8-送风管、9-上煤器、10-热交换器、11-蒸汽出口、12-进水口、13-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锅炉,该锅炉能够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曙光光纤网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曙光光纤网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58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仪表老化试验用的快速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打印机墨盒针形管注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