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古塔斜钢柱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41300.1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9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陆仕颖;黄贵;粟传红;张皆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8 | 分类号: | E04H12/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古 塔斜钢柱 连接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仿古塔斜钢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具有第一对接端和第二对接端且相对倾斜的第一斜钢柱及第二斜钢柱,所述第一对接端和所述第二对接端分别设有上下对应的多块连接耳板;
调扭连接板,两端分别与上下对应的两块所述连接耳板连接;以及
标高钢楔,设置于上下对应的两块所述连接耳板之间由倾斜所形成的倾斜缺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塔斜钢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扭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多个调扭孔,每个所述调扭孔具有供旋入所述调扭孔内的螺栓上下移动的调整空间;
所述连接耳板具有对应于所述调扭孔的耳板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塔斜钢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对接端和所述第二对接端还分别设有上下对应、供千斤顶升降的拆装耳板。
4.一种仿古塔斜钢柱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待上下对接的第一斜钢柱和第二斜钢柱,所述第一斜钢柱和所述第二斜钢柱分别具有上下对应的第一对接端和第二对接端,所述第一对接端和所述第二对接端分别设有上下对应的多块连接耳板;
提供调扭连接板,通过将所述调扭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上下对应的所述连接耳板以将所述第一斜钢柱与所述第二斜钢柱竖向临时对接;
提供千斤顶,通过千斤顶升降形成相对倾斜的所述第一斜钢柱和所述第二斜钢柱;
将标高钢楔置入上下对应的两块所述连接耳板之间由倾斜所形成的倾斜缺口内;
紧固所述调扭连接板并撤去所述千斤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古塔斜钢柱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调扭连接板连接于所述连接耳板的过程包括:
在所述连接耳板上开设多个耳板连接孔,在所述调扭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开设与所述耳板连接孔相对应的多个调扭孔,将上下对应两块连接耳板中的多个耳板连接孔分别与所述调扭连接板两端的多个调扭孔一一对应并临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仿古塔斜钢柱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钢柱和所述第二斜钢柱的顶升过程包括:
根据施工所需要的倾斜方向,在所述第一对接端及所述第二对接端处的相对两侧临时设置上下对应的两对拆装耳板,并在每对所述拆装耳板之间设置一个所述千斤顶以供升降;
当一侧的千斤顶进行顶升时,与其相对的另一侧的千斤顶则下降;
利用经纬仪和全站仪检测实时检测持续顶升过程中所述第一斜钢柱与所述第二斜钢柱的相对倾斜角度,直至所述相对倾斜角度达到设计要求后,一侧的所述千斤顶立即停止顶升,另一侧的所述千斤顶同时停止下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仿古塔斜钢柱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停止顶升后的过程还包括:
在上下对应且相对倾斜的所述第一对接端和所述第二对接端之间形成倾斜缝隙,采用焊接方式将所述倾斜缝隙焊实;
在撤去所述千斤顶后拆除所述拆装耳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仿古塔斜钢柱连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紧固所述调扭连接板的过程包括:
所述调扭孔具有供对应的所述耳板连接孔上下移动的调整空间;
随着所述千斤顶的缓慢顶升,旋入所述耳板连接孔内的螺栓在所述调整空间内移动后再加以紧固于所述调扭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13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