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微分散剂的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41255.X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8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左彦峰;陈晶;郭群;钱峰;马旺坤;王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08;C04B18/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微分 散剂 应用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蓬勃兴起,可以预见混凝土的需求量还会攀升,并且这种状态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对人均资源不高的我国来说,这将是沉重的负担。水泥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钢铁行业。每生产一万吨水泥,需要消耗1.55万吨石灰石,1200吨煤炭和80万度电,并同时带来1万吨CO2,13吨SO2,14吨NOx和大量的粉尘污染。水泥的高用量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间接的环境负荷。
并且,胶凝材料高用量使得混凝土更易于开裂,特别是在水胶比较低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更加严重。混凝土表面失水率更高,增加了表面“鸡爪纹”产生的概率;化学收缩更大,自收缩裂缝概率更高;增加了混凝土内外的水化温差,更易于产生温度裂缝;干燥收缩也较高等等。这些裂缝的产生可引发一系列耐久性问题,使一系列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措施失去任何效用。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混凝土搅拌站已经在有意识地控制和降低胶凝材料的使用,但由于减水剂(包括高性能减水剂)分散机理的局限性,使得通过提高减水剂掺量而进一步降低胶凝材料用量的做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往往会出现泌水、离析等现象,甚至导致工程事故。我们通过微观试验发现,即使在这些相对的低胶凝材料体系中,仍有大量的水泥颗粒没有完全水化,仅以微集料的形式存在,因此,客观上仍有降低胶凝材料用量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微分散剂的应用方法,微分散剂添加到混凝土中,能够降低混凝土成本,并且改善混凝土的物理机械性能及长期耐久性。
本发明应用到混凝土中的工作原理是:水泥与水接触后在静电引力等作用下相互吸引形成立体的三维结构,称之为絮凝结构。减水剂能够破坏絮凝结构,使包裹在絮凝结构中的水分释放出来,达到减少用水量和增加流动性的目的,但减水剂仅部分地分散了强度较弱的絮凝结构,还有部分尺寸较小、强度较高的絮凝结构(集聚体)仍然存在。混凝土微分散剂则可进一步分散这些强度较高的絮凝结构(集聚体),增加这些颗粒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水泥的水化程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单方混凝土可减少20--50kg水泥,还可以改善和易性,减少泌水,减小泵送摩擦阻力,坍落度经时损失降低20---50mm。抗冻融性能提高30%,减少裂缝,增加密实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水泥238kg/m3、粉煤灰55kg/m3、矿粉73kg/m3、细骨料760kg/m3、粗骨料①251kg/m3、粗骨料②785kg/m3、水183kg/m3、减水剂5.5kg/m3,微分散剂0kg/m3。按上述配合比试验成型三联模,混凝土成型后带模养护一天,拆模后立即移入标准养护室内养护后,测试7天强度为26.5MPa、28天强度为38.3MPa。
水泥218kg/m3、粉煤灰55kg/m3、矿粉63kg/m3、细骨料770kg/m3、粗骨料①251kg/m3、粗骨料②805kg/m3、水173kg/m3、减水剂5.5kg/m3,微分散剂2kg/m3。按上述配合比试验成型三联模,混凝土成型后带模养护一天,拆模后立即移入标准养护室内养护后,测试7天强度为27.625MPa、28天强度为38.925MPa。
在达到相同强度的情况下,掺入微分散剂的C30混凝土每立方节约20kg水泥。
实施例二
水泥266kg/m3、粉煤灰61kg/m3、矿粉82kg/m3、细骨料749kg/m3、粗骨料①213kg/m3、粗骨料②800kg/m3、水183kg/m3、减水剂6.5kg/m3,微分散剂0kg/m3。按上述配合比试验成型三联模,混凝土成型后带模养护一天,拆模后立即移入标准养护室内养护后,测试7天强度为29.225MPa、28天强度为42.3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未经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12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