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药酒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40954.2 申请日: 2014-04-10
公开(公告)号: CN103877334A 公开(公告)日: 2014-06-25
发明(设计)人: 王有德 申请(专利权)人: 王有德
主分类号: A61K36/896 分类号: A61K36/896;A61P19/02;A61P29/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50031 云南省安宁市***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类风湿 关节炎 中药 药酒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中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学上常把风湿病统称之为“痹证”,而西医学却习惯称之为风湿性疾病和类风湿性疾病。该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强直性脊柱炎等。

我国是风湿病的发病大国,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多发病、常见病,也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必须引起的高度重视。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种由多因素所引起的综合征。

类风湿关节炎是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之一,也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因其发病率、致残率均高,病情缠绵,且病因病机尚不清楚,目前已成为世界性攻关项目之一。其主要特征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的发作过程。多见于中年女性,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它主要累及双手、双足等四肢小关节,严重者可累及全身大关节,慢性炎症造成关节破坏、畸形、残疾,最终丧失劳动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程迁延,如不及早合理治疗,3年内关节破坏率将达70%。积极、正确的治疗可使80%以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

目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西药常见有过敏反应及毒副作用,而中医药在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中药完全有可能通过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其改善类风湿病病情的作用。众所周知,最理想的药物就是作用于全身多个系统,且副作用小,而中药正好具有这样的优点。因此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前景非常广阔,值得继续努力深入研究下去。

风湿类疾病的病因和病机

属祖国医学“痹证”“尫痹”“骨痹”等范畴,《内经》最早提出了风寒湿邪与机体“内外相合”致痹的观点,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阴气少,阳气多,故为病热;阳气少,阴气多,故为病寒”等,指出痹证的发生除了风寒湿外邪的侵袭外,还由于机体内部脏腑经络阴阳失调逆乱,“两气相感”而发病,强调先有脏腑内伤、阴阳失调及营卫不和,后风寒湿邪乘虚内侵而致病。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和免疫学的不断发展,运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阐释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对于认识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探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祖国医学对该病早有精辟记载。古代医家所称的“白虎历节”、“痛风”、“痹”都与这类疾病相似,认为多由风寒湿邪气乘虚侵入人体,或素有蕴热,风寒湿郁久化热,留滞经络,闭塞不通而成,若日久不愈,肝肾亏损,筋骨失于濡养,以致关节畸形僵硬。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但历代又有“历节”、“痛风”、“骨痹”、“顽痹”、“鹤膝风”、“鼓槌风”等称谓。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于一般痹证,在病因病机上有其特殊性。目前对本病病因病机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内因是脾胃肝肾气血阴阳不足,卫外不固,而以肾虚为本;外因为风寒湿热邪气侵袭关节、肌肉、筋骨,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血停为瘀,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阻经络,深入骨骱,而致关节肿胀、畸变。故痰瘀贯穿疾病的始终。

中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多因禀赋不足,脏腑功能低下,风、寒、湿、热之邪内侵所致。《内经》在论述痹证的发病机制时指出:“血气皆少,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灵枢·五变》:“血气皆少,……善痿厥足痹”;“粗里肉不坚,善病痹”。著名医学家张仲景首次以“历节病”命名类风湿性关节炎,指出历节病是一种特殊的顽固性痹证,其血虚历节的病机、证候是“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说明气血不足、体质虚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基础。在活动期由于风、寒、湿、热之邪痹阻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免疫反应性炎症突出,表现为“邪气实”,关节疼痛明显,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有德,未经王有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09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