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双氧水排污油水中分离回收工作液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39828.5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3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清;魏天荣;佘林源;刘继前;高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5/01 | 分类号: | C01B15/01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2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氧水 排污 油水 分离 回收 工作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污水回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从双氧水排污油水中分离回收工作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双氧水生产中产生的含有部分工作液的污水分酸性和碱性两种,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设置独立的管道进行收集,收集后的污水在中间池(隔油池/预处理池)进行酸碱中和并可通过真空泵在中间池污水表层抽取到少量工作液加以回收。这种方法仅在污水表层进行工作液回收,因操作不便会导致回收的工作液量少,造成价格昂贵的工作液损耗大,特别是在双氧水装置运行不稳定时会产生大量带有工作液的污水,如果回收不及时不彻底就会浪费大量工作液,同时造成后续污水处理难度加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环保压力。如果能使污水在进行油水分离之后再去中间池,那样就可有效降低中间池内的工作液含量,且能够及时回收浓度高的工作液,不仅降低了双氧水生产成本,而且减轻了后续污水处理的环保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从双氧水排污油水中分离回收工作液的装置,同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减轻污水处理难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从双氧水排污油水中分离回收工作液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中间设有隔板的油水分离罐,油水分离罐上部设有污水进口阀门,下部设有油相出口阀门,油水分离罐通过油相出口阀门以及管路与工作液清洗搅拌釜的工作液进口阀门连接,工作液清洗搅拌釜与缓冲罐相通,缓冲罐与真空泵连接。
所述的油相出口阀门与工作液清洗搅拌釜的工作液进口阀门之间安装有管道过滤器。
所述的油水分离罐的水相出口阀门、旁路阀门及工作液清洗搅拌釜的排污阀均通过管道与污水中间池相连。
本发明提供的从双氧水排污油水中分离回收工作液的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用于从双氧水生产污水中回收工作液的工艺中,回收的工作液经清洗后可再次使用,节省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2、降低了污水中间池中的工作液含量,减轻了后续污水处理的难度和压力。
3、污水中间池中工作液含量减少使得工作液组分中的芳烃气体挥发量降低,改善了周边操作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从双氧水排污油水中分离回收工作液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中间设有隔板的油水分离罐1,油水分离罐1上部设有污水进口阀门7,下部设有油相出口阀门9,油水分离罐1通过油相出口阀门9以及管路与工作液清洗搅拌釜2的工作液进口阀门11连接,工作液清洗搅拌釜2与缓冲罐3相通,缓冲罐3与真空泵4连接。
所述的油相出口阀门9与工作液清洗搅拌釜2的工作液进口阀门11之间安装有管道过滤器10。
所述的油水分离罐1的水相出口阀门8、旁路阀门6及工作液清洗搅拌釜2的排污阀12均通过管道与污水中间池5相连。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生产中打开污水进口阀门7使污水进入油水分离罐1,分离出的水相经水相出口阀门8进入污水中间池5,待缓冲罐3以及真空泵4投用后可将分离出的油相经油相出口阀门9、管道过滤器10、工作液进口阀门11被抽至工作液清洗搅拌釜2,含有杂质的工作液经清洗后可输送到双氧水生产装置再次使用,而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经排污阀12进入污水中间池5。
酸性污水和碱性污水各配备一套独立装置,可共用缓冲罐及真空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98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