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臂机专用润滑油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9416.1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5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丹琪;吕英华;宋振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佩仓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40/04;C10N30/06;C10N30/10;C10N30/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臂机 专用 润滑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臂机专用润滑油。
背景技术
多臂机又称多臂开口机构,是织布机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多臂机的作用是通过有顺序的控制综框升降,使经纱形成梭口,以便纬纱穿越,从而完成经纱和纬纱编织。这类机械的主要摩擦副是滑动摩擦为主、滚动摩擦为辅;其润滑方式多采用油浴式润滑,也有的采用强制循环润滑;转速中等,扭矩也较低。其动力输入由一对齿轮传递,而输出却是多片凸轮通过滑动摩擦输出。由于多臂机的尺寸较小,结构比较紧凑,因而摩擦副的类型不同,并且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较大,因而要求润滑剂有很好的抗磨性能、降温性能、很好的防护性能和很好的抗氧化性能。根据现代设计要求,大部分多臂机都是用齿轮油润滑。
多臂机润滑油一般分为矿物型润滑油和合成型润滑油。由于多臂机内装有齿轮传动机构,因而在国际上多臂机采用的润滑油几乎都是齿轮油。各国的产品虽然比较好的解决了多臂机重齿轮传动副的极压抗磨性能,但由于采用的含硫添加剂,对凸轮摩擦副使用寿命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凸轮摩擦副产生的温升影响比较大,因而使电子多臂机的故障频繁;另外对多臂机润滑油的环保性能上没有更多的研究。
近几年来国内在各种润滑剂方面的研究较多,唯独在多臂机使用的润滑油研究较少,这是因为国内基本上都是跟着织布机厂商推荐的润滑剂走,也就是齿轮油方向走。但由于多臂机是一个多种摩擦副的组合体,因而对润滑剂的要求并不像齿轮润滑剂要求的那样,而且在润滑方面,还有一些特定的要求,特别是在抗磨性能上的要求和降低温升的要求上比齿轮润滑剂的要求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臂机专用润滑油的新配方,较现有的多臂机润滑油具有更佳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臂机专用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所述的基础油为聚α烯烃,聚醚,酯类油,矿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和物;
所述的抗氧剂为液态辛基/丁基二苯胺,2,6-二叔丁基混合酚,液态高分子量酚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和物;
所述的极压抗磨剂为磷酸壬基胺盐,亚磷酸二丁酯,磷酸三甲酚酯,2-正辛亚磷酸盐,异辛基酸性磷酸酯十八胺盐,异辛基酸性磷酸酯十二胺盐、烷氧基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和物;
所述的摩擦改进剂为磷酸酯,磷氮化合物,油酸乙二醇酯,戊基多元醇高级脂肪酸酯,苯三唑脂肪酸胺盐,酰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和物;
所述的金属减活剂为噻二唑衍生物,液态三氮唑衍生物,液态甲苯并三氮唑衍生物,苯三唑-醛-胺缩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和物;
所述的防锈剂为烷基磷酸咪唑啉盐,液态烯烃基丁二酸单脂,液态正油烯基肌氨基肌氨酸,石油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和物;
所述的抗泡剂为甲基硅油,丙烯酸与醚共聚物,硅型与非硅型复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和物;
所述的抗乳化剂为胺与环氧化物缩合物,油溶性聚醚,聚氧丙烷型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和物。
优选的,所述基础油是40℃的粘度范围为在18-460mm2/s。
优选的,所述基础油中的酯类油为多元醇酯。
优选的,所述基础油中的矿物油为芳烃含量小于10%,硫含量低于0.03%,粘度指数大于80。
优选的,所述基础油中的聚醚为水不溶性聚醚或油溶性聚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以精选的矿物油、合成油作基础油,配以极压抗磨剂、摩擦改进剂、抗氧剂、抗泡剂、抗乳化添加剂等原料研制而成,具有优良的极压性、抗磨性能、抗氧化性能、抗泡性能、抗乳化性能和极低的摩擦系数,是无铅无氯的新一代环保型多臂机润滑油,用于多臂机的润滑,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升、减少磨损、延长换油周期。该产品属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首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下表为本发明三个优选实施例的各组分重量份数:
本发明与现有的齿轮油相比,主要优点在于抗磨性能上。对此我们将3个实施例的产品与两个国际品牌的齿轮油专门就抗磨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对比的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臂机专用润滑油,抗磨性能要明显优于国外品牌齿轮油。
其他性能指标方面,本发明的产品均与国外品牌齿轮油相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佩仓,未经刘佩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94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束固定卡防旋转结构
- 下一篇:基于ZigBee的无线数据采集群智能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