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果树枝干虫害熏杀封塞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38428.2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1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平;许刚;胡锐;钱蕾;张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登封市红依艺术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3/00 | 分类号: | A01M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7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果树 枝干 虫害 熏杀封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果树枝干虫害防治的器具,属于农业虫害防治器具领域。
背景技术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分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措施。目前,常规生产中多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打农药是常用的方法。物理防治比如黄板篮板,黑光灯、糖醋液引诱等农业防治。以星天牛为典型的蛀害树干的虫害,幼虫蛀害树干基部和主根,严重影响到树体的生长发育。幼虫一般蛀食较大植株的基干,在木质部乃至根部为害,树干下有成堆虫粪,使植株生长衰退乃致死亡。树干基部地面上发现有成堆虫粪时,将蛀道内虫粪掏出,塞入或注入以下药剂毒杀;1)用布条或废纸等沾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5-10倍液,往蛀洞内塞紧;或用兽医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2)也可用56%磷化铝片剂(每片约3克),分成10-15小粒(每份约0.2-0.3克),每一蛀洞内塞入一小粒,再用泥土封住洞口。3)用毒签插入蛀孔毒杀幼虫。4)钩杀幼虫:幼虫尚在根颈部皮层下蛀食,或蛀入木质部不深时,及时进行钩杀。这些措施虽然可以有效杀灭虫害,但是往往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加大,而且较容易产生药物中毒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树枝干虫害熏杀封塞,用于果树枝干虫害的防治,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果树枝干虫害熏杀封塞,由给药插管、密封盖、储药腔体、密封皮塞组成,其特征在于,储药腔体的一端置设有给药插管,给药插管与储药腔体之间安装有密封皮塞;储药腔体的另一端设有密封盖。
本发明利用果树枝干虫害危害特性和规律——蛀虫幼虫蛀害树干基部和主根,在木质部乃至根部危害,危害时在树皮外侧形成蛀洞。本发明即是利用这一危害特性,在植株基干的蛀洞处塞入果树枝干虫害熏杀封塞,使熏杀封塞内杀虫剂(磷化铝片剂)在蛀洞内持续挥发,以杀灭虫害,从而完成虫害的防治。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将给药插管插入植株的基干的蛀洞处,并且使给药插管根部安装的密封皮塞与蛀洞形成密闭状态;在储药腔体体内灌注杀虫剂(磷化铝片剂的挥发气体),安装密封盖后即可使杀虫剂直接与树体蛀洞贯通,保持持续供药(磷化铝片剂的挥发气体或者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状态。无论是植株基干的蛀杆虫害或者幼虫虫害均可以得到有效杀灭,实现防治虫害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容易实施、防治效果理想;操作人员不与杀虫剂接触,使用特别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所示为本发明具体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所述果树枝干虫害熏杀封塞,由给药插管1、密封盖2、储药腔体3、密封皮塞4组成,其特征在于,储药腔体3的一端位置设有给药插管1,给药插管1与储药腔体3之间安装有密封皮塞4;储药腔体3的另一端设有密封盖2。
储药腔体3内预置有磷化铝片剂,磷化铝片剂的挥发气体可以杀灭虫害。或者采用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均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登封市红依艺术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登封市红依艺术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84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排污管固定卡
- 下一篇:绿化用自供水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