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电加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5928.0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4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基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00 | 分类号: | B23H1/00;B23H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电 加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放电加工机。
背景技术
放电加工机是利用电火花加工原理加工导电材料的特种加工机床,其由油路系统内设置有高压滤芯桶,将滤芯放入后密封,以油泵加压注入滤芯桶,从滤芯外部加压,过滤进入芯桶内部,在快速进油时经过滤芯,再进到加工用油槽;但是这种结构,滤芯如果密度太高,进油速度慢;如果滤芯密度低,过滤效果不佳;或者提高滤芯密度,加大油泵过滤,但是成本太高,只有高端设备才会使用;且更换滤芯时,碳渣会留在高压滤芯桶内,清理麻烦;且现有的放电加工机的油槽门密封不易,油槽门上下机构设计不良还会导致晃动及歪斜等问题,和油槽门开启时的滴油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电加工机,其油路结构简单,维护容易,进油速度快,且油槽门开启时不会产生滴油现象,确保油槽门得密封性。
一种放电加工机,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电柜、底座,所述电柜位于所述底座一侧,所述底座的后部上端面布置有横梁结构,所述底座的前端布置有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的前端面布置有可上下升降的油槽门,所述油槽门的下方内壁内设置有承油槽,所述底座的后方设置有带有内压滤芯的油路结构,所述横梁的上设置的主轴朝向油槽内的工作台。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可上下升降的油槽门的具体结构包括导向滚轮、滚子链轮,所述油槽的前端两侧面设置有竖直导轨槽,所述油槽的上端面两侧设置有外翻的平台结构,所述油槽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轮固定板,所述导向轮固定板的内壁设置有导向滚轮,所述导向滚轮嵌装于所述竖直导轨槽内,所述油槽门的两侧的上部均连接有对应侧的链条的一端,两侧的所述链条的另一端分别啮合连接对应侧的滚子链轮后连接下端的对应的配重块,两侧所述滚子链轮分别紧固安装于所述油槽的两侧外壁,所述油槽门的下方内壁内设置有承油槽;
所述承油槽的下方开有吸油口,所述吸油口外露于所述油槽门的下方,正常状态下的所述吸油口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带有内压滤芯的油路结构具体包括污油箱、净油箱,所述污油箱位于所述底座的后端下方空腔内,所述净油箱内布置有内压滤芯,所述油槽的出油口连通所述污油箱的进油口,所述污油箱的出口外接第一油泵的进口,所述第一油泵的出口连通至内压滤芯内部,所述净油箱的溢油口连通至所述污油箱的内部,所述净油箱的出口外接第二油泵的进口,所述第二油泵的出口外别通过管路外接有冲油阀、快速进油阀,所述快速进油阀连通至所述油槽的进油口;
所述横梁通过XY滑台结构支承于所述底座,所述XY滑台结构内的导轨结构分别通过对应的伺服电机、螺杆驱动其直线方向的运动;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支承于对应的传动座、轴承座,螺母套装于所述螺杆,上端结构的底部紧固于所述螺母,所述传动座紧固于所述下部结构的一侧端面,所述螺杆外凸于传动座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传动座的座孔内设置有DFD三列组合角接触轴承,所述螺杆所对应的所述轴承座内布置有DF双列成对双联角接触轴承。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后,其由油路系统内污油进入到有带有内压滤芯的油路结构内后顺利排出净油,碳渣直接留在内压滤芯内,,其油路结构简单,维护容易,进油速度快;此外,由于油槽的前端面布置有可上下升降的油槽门,所述油槽门的下方内壁内设置有承油槽,其使得油槽门开启简单、不占空间,且由于油槽门的下方内壁内设置有承油槽,油均位于承油槽内,使得油槽门开启时不会产生滴油现象,确保油槽门得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油槽门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带有内压滤芯的油路结构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带有内压滤芯的油路结构的油路连接示意框图;
图8是本发明的XY滑台结构的驱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放电加工机,见图1-图8:其包括电柜1、底座2,电柜1位于底座2一侧,底座2的后部上端面布置有横梁结构3,底座2的前端布置有油槽4,油槽4的前端面布置有可上下升降的油槽门5,油槽门5的下方内壁内设置有承油槽6,底座2的后方设置有带有内压滤芯7的油路结构,横梁结构3上设置有朝向油槽4内的工作台的主轴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基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群基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59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