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叠层复合挤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5646.0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5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民;贾辉;刘程林;邱建成;丁玉梅;何建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7/14 | 分类号: | B29C47/14;B29C47/26;B29C47/04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陈晓岷 |
地址: | 21561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复合 挤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纳米叠层复合挤出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纳米叠层复合挤出设备的结构为包括依次相连的塑化供料装置、汇流器、复合叠层发生器、过渡模和管坯模头,管坯模头和管坯模头包括外模和内模,外模和内模之间形成环形的熔体通道,过渡段在将熔体分成连个半圆的时候采用的是一个矩形入口,然后中间设置有将矩形入口分成两半的切片,切片是固定在内模上的,而内模是与外部设备相连从而保证熔体通道的完整性和均匀性,由于内模是与外部设备相连的,因此需要一个长杆伸出管坯模头,这样长杆就起到支撑作用,如果内模较重,那么切片在矩形入口上的位置就容易偏离,即两个半圆熔体的厚度就会不同,最终导致成型管坯的壁厚不均匀,这样容易产生次品,两个半圆熔体直接对接在一起,牢固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坯连接处牢固性很高的纳米叠层复合挤出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纳米叠层复合挤出设备,包括依次相连的塑化供料装置、汇流器、复合叠层发生器和管坯模头,所述塑化供料装置有n个,汇流器有n个入口和一个扁平的出口,汇流器的出口沿厚度方向设置有n个区域,汇流器内设置有分别连通入口和对应扁平出口区域的第一熔体通道,汇流器的每个入口连接一个塑化供料装置,复合叠层发生器由若干个复合模相连而成,每个复合模有扁平的入口和垂直于入口的一个扁平出口,复合模的入口沿长度方向被分割成m等分且相对独立的小入口,第一个复合模的入口与汇流器的出口相等且相连,复合模的出口沿厚度方向设置有m个区域,复合模内设置有分布连通小入口和对应复合模出口区域的第二熔体通道,所述管坯模头的入口处设置有成型盘,成型盘由外环和设置在外环内的内盘组成,外环和内盘之间通过两个对称的支撑块相连,两支撑块将外环和内盘之间的间隙分成两个过渡熔体通道,管坯模头包括外模和内模,外模和内模之间形成环形的熔体通道,内模和外面分别固定在最后一个复合模上,成型盘位于内模和最后一个复合模之间,其中n和m是大于1的整数。
复合叠层发生器和管坯模头之间通过第一过渡模和第二过渡模相连,第一过渡模有一个扁平的入口和两个扁平的出口,第一过渡模的入口沿长度方向被分割成k个小口,第一过渡模的入口与最后一个复合模的出口相连,第一过渡模内设置有两个连通k/2个小口和对应第一过渡模出口的第三熔体通道,第二过渡模有两个与第一过渡模两个扁平出口分别相配合的入口和两个半环形出口,第二过渡模内设置有两个分别连通入口和对应出口的第四熔体通道,第二过渡模的环形出口与管坯模头的入口相连,其中外模通过第二过渡模和第一过渡模固定在最后一个复合模上,内模通过第二过渡模和第一过渡模固定在最后一个复合模上,成型盘位于内模和第二过渡模之间,k是偶数。
所述支撑块在背向第二过渡模的那侧侧面上沿成型盘径向分别设置有两斜槽,两过渡熔体通道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斜槽相通,斜槽连通过渡熔体通道和熔体通道靠近支撑块的部位。
所述还包括标示线熔体挤出装置,管坯模头上设置有连通熔体通道和标示线熔体挤出装置的出口的通孔。
所述复合模的m可以取不同值。
所述塑化供料装置为挤出机、压铸机或注塑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成型盘来提高管坯连接处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纳米叠层复合挤出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图1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纳米叠层复合挤出设备中熔体的路径图;
图4是图1中成型盘的立体图;
图5是图1中局部剖视图。
图中:1、塑化供料装置,2、汇流器,3、管坯模头,4、复合模,5、第一过渡模,6、第二过渡模,7、外环,8、内盘,9、支撑块,10、过渡熔体通道,11、外模,12、内模,13、熔体通道,14、斜槽,15、标示线熔体挤出装置,16、汇流器入口,17、汇流器出口,18、第一熔体通道,19、复合模出口,20、小入口,21、第二熔体通道,22、第一过渡模出口,23、小口,24、第三熔体通道,25、第二过渡模入口,26、第二过渡模出口,27、第四熔体通道,28、管坯模头入口,2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未经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56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施肥机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切筋成型设备的动力冲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