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密装配汽车换挡系统拉索护套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35442.7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0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市正道橡塑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0/02 | 分类号: | B60K20/02;F16C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密 装配 汽车 换挡 系统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密装配汽车换挡系统拉索护套。
背景技术
汽车换挡系统拉索护套装配在汽车板金上,拉索一端连接换挡操纵杆,另一端连接换挡叉上。护套则装配在汽车板金内,其作用是引导拉索运动方向,并使其轻松做往复运动。该系统要求拉索护套自身装配紧密,承受拉索往复运动产生的力不脱落。
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换挡系统拉索护套是将安装固定板与护套通过装配形式安装,拉索往复运动过程中,安装固定板与护套受力后脱落,容易导致换挡器失灵,风险系数高,合格率为0%。安装固定板与护套增加装配过程,每只产品增加0.5RMB成本。因为手动装配,容易产生装配不到位,增加100%检验,增加0.1RMB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紧密装配汽车换挡系统拉索护套,具结构简单合理,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紧密装配汽车换挡系统拉索护套,包括基座、固定板、1号支撑导管和2号支撑导管,所述1号支撑导管和2号支撑导管与基座一体成型,且所述1号支撑导管与2号支撑导管内的凹槽都设有波纹突起,所述的底座下部设有主衔接头和侧衔接头,且所述主衔接头与主衔接孔对接,所述的侧衔接头与侧衔接孔对接,所述主衔接孔与侧衔接孔都设在固定板上。通过将安装固定板涂粘合剂,然后采用硫化形式,发生胶粘反应,安装固定板与护套紧密粘结。该设计承受拉索往复运动而不脱落。同时削减了装配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单只产品削减0.6RMB成本。采用该设计安装固定板与护套在硫化过程中通过模具保证装配位置,装配效果理想,一次合格率10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所述基座的背面设有工艺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护套的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所述固定板的中心处设有通槽,且所述1号支撑导管和2号支撑导管的凹槽与桶槽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所述主衔接头和侧衔接头为上粗下细状,且成倒门字形。通过这种上粗下细、倒门字形设计,使得粘接以后更加牢固,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本发明通过将安装固定板涂粘合剂,然后采用硫化形式,发生胶粘反应,安装固定板与护套紧密粘结。该设计承受拉索往复运动而不脱落。同时削减了装配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单只产品削减0.6RMB成本。采用该设计安装固定板与护套在硫化过程中通过模具保证装配位置,装配效果理想,一次合格率10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固定板的俯视图;
图中:1、1号支撑导管;2、2号支撑导管;3、基座;4、主衔接头;5、侧衔接头;6、工艺槽;7、波纹突起;8、凹槽;9、固定板;10、主衔接孔;11、侧衔接孔;12、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紧密装配汽车换挡系统拉索护套,其包括基座3、固定板9、1号支撑导管1和2号支撑导管2,1号支撑导管1和2号支撑导管2与基座3一体成型,且1号支撑导管1与2号支撑导管2内的凹槽8都设有波纹突起7,底座3下部设有主衔接头4和侧衔接头5,且主衔接头3与主衔接孔10对接,侧衔接头5与侧衔接孔11对接,主衔接孔10与侧衔接孔11都设在固定板9上。基座3的背面设有工艺槽。固定板9的中心处设有通槽12,且1号支撑导管1和2号支撑导管2的凹槽8与桶槽12对应。主衔接头4和侧衔接头5为上粗下细状,且成倒门字形。
当投入使用时,首先对固定板9进行涂胶,然后使固定板和护套通过胶粘反应。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市正道橡塑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国市正道橡塑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54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打滑式的袋抓取输送机滚筒
- 下一篇:一种异形舒适保暖双人被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