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冷刺激及振动醒脑的头套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33938.0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3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夏祖钦;王永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义;夏祖钦 |
主分类号: | A61M21/00 | 分类号: | A61M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2 江西省南昌市井冈山大道824号运***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刺激 振动 醒脑 头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冷刺激及振动醒脑的头套。
背景技术
目前,开长途车的驾驶人,开车时间久了后,由于长时间精力高度集中,很容易造成大脑疲劳,最容易使驾驶人犯困,一不小心就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驾驶人一般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停下车来到一个有凉水的地方冲洗一下头脑,使头脑能保持一断清醒的时间,如果是长时间开车就要经常用冷水冲洗头脑,这样就造成驾驶人很不方便,现有的头部按摩器,大都为电机驱动,通过按摩杆按摩头部,机械敲打,头部震动大没有醒脑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出现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冷刺激及振动醒脑的头套,该头套可在驾驶人在出现大脑疲劳时,自动对头部发出一定间隔的冷刺激,使驾驶人在开车时保持清醒,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通过冷刺激及振动醒脑的头套,包括弧形头套、位于弧形头套背面的电源接口和头套内的单片机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头套在与头部太阳穴对应的一侧安装有制冷片,在使用时可使制冷片紧贴驾驶人的太阳穴处的皮肤;该弧形头套的另一侧设有可拉伸的眼部检测探头;该弧形头套的背面还设有电源开关、风扇、具有设置按钮的数码显示器、扬声器及振动器;通过头套内的单片机芯片对制冷片、眼部检测探头、数码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等进行控制,并由设置按钮对各部分可控调节。
所述制冷片为半导体陶瓷制冷片,其工作电压为5—12V,工作电流为3—6,该半导体陶瓷制冷片的特性是在工作时紧贴皮肤面越冷则反面就越热;该制冷片的向外的一面还装有散热铝片,该散热铝片还装有相对应的散热风扇。
所述眼部检测探头内部由红外发射管和光敏三极管IC5组成的微型光电耦合器。
所述弧形头套两端由绑带连接,绑带为松紧带或是设有可调节长短的卡扣的带子。
所述弧形头套的上方还开有散热通风孔,便于头套内部进行散热保护。
所述弧形头套的电源接口通过导线可与汽车的车载电源或点烟器电源连接,该头套的工作电压为5-24V。
本发明携带方便、轻巧,通过半导体致冷技术和电子控制技术结合,可取代传统的凉水冲头使人头脑保持清醒的方法。使驾驶人彻夜行驶时保持清醒,对减少驾驶人因大脑疲劳而造成交通事故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示说明:1.外壳 2.扬声器 3.制冷片 4.散热铝片 5.散热风扇 6.振动器 7.眼部检测探头 8.散热通风孔 9.设置按钮 10.电源开关 11.数码显示器 12.风扇进风孔 13.电源接口 14.手动/自动按钮 15.检测电路16.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头套的主要器件是半导体陶瓷制冷片和通过单片机控制的检测电路(15)和控制电路(16),并附有振动器(6)和具有语音提示功能的扬声器(2)
所述半导体陶瓷制冷片(3),其工作电压为5—12V,工作电流为3—6A,通过单片机芯片控制该制冷片(3)工作。同时,由于该制冷片的特性是在工作时紧贴皮肤面越冷时反面则越热,故向外的一面还装有散热铝片(4),该散热铝片(4)还装有对应的散热风扇(5)。
所述电源接口(13)位于头套外壳(1)的背面,当接入车载点烟器电源12—24V的直流电压后,打开电源开关(10),位于头套背面的风扇(12)立即开始工作,同时数码显示器(11)显示其工作电压,这时就可以通过设置按钮(9)预先制冷通断时间进行设置,语音提示和振动时间及振动强弱的设置,此时数码显示器(11)则交替显示设置好的各项工作参数。
将各项参数预设好后,就可以把头套戴在头上,把头套戴上头后插上点烟器电源,插入电源接口(13),半导体制冷片(3),按手动/自动按钮(14),调节为手动工作状态,头套就立即按预置好的程序工作。当制冷片向外一面热量较高时,高速散风扇(5)高速运转,从风扇进风孔(12)吸入凉风吹散积聚在铝散热器(4)片上的热量,使热风从散热通风孔(8)中排岀,同时可使制冷片紧贴皮肤的一面温度上升,保持皮肤可接受的制冷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义;夏祖钦,未经王永义;夏祖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39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缝无痛针头
- 下一篇:铝合金阳极氧化线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