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感应电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33499.3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3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星野良忠;操神大;日野和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高科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21/14 | 分类号: | H02K21/14;H02K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蔡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感应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泵和鼓风机等、以及其他的一般工业用途的同步感应电动机。
背景技术
同步感应电动机在起动时利用转子的起动用笼形导体而作为感应电动机进行工作,且在转子达到同步速度附近时被由永磁铁形成的转子磁极吸引至同步速度,从而达到同步速度。同步感应电动机由于具有定速运转性和高效性等优越的性能,而被广泛用于泵和鼓风机等一般工业用途或者他用。特别是对电动机的转子结构实施了各种改良。
以往的同步感应电动机的转子一般如日本公开公报第2001-339884号所示。以下,对以往的同步感应电动机进行说明。
以往的同步感应电动机的转子具有转子铁芯、防止磁通短路用的槽以及笼形二次导体。防止磁通短路用的槽设置在转子铁芯的外周。笼形二次导体配置于槽中。永磁铁以在笼形二次导体的内侧将两个永磁铁配置成大致<形的状态,以中心轴线为中心对置而被配置成大致菱形。各永磁铁被埋入成从永磁铁插入空间的一端到达另一端。为了防止永磁铁的不同的极之间的磁通短路,在永磁铁插入空间的周向端部设置磁通屏障。
在此,能够从转子中取出的永磁铁的磁通量大致与永磁铁的磁极面积成比例。
然而在以往的结构中,为了改善转矩量、即为了确保作为电动机所必需的永磁铁的磁通量,需要在轴向上延长永磁铁来扩大永磁铁的磁极面积。这必然存在如下课题:需要增加转子铁芯的层叠厚度,使得电磁钢板的使用量增大从而成本变高。并且存在如下课题:即使增大了转子铁芯的层叠厚度,转矩量也不会同层叠厚度的高度成比例地增大,从而无法获得期望的高转矩。
并且在以往的构成中,由于磁通屏障同与其对置的槽的径向距离长,所以存在磁通向磁通屏障的径向外部泄漏的课题。因此,存在如下课题:不能够使永磁铁插入空间与磁通屏障之间充分磁饱和,得不到良好的电动机特性。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同步感应电动机具有:静止部;旋转部,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静止部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以及轴承部,其将旋转部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静止部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静止部具有:电枢,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与该中心轴线同轴配置;以及框架,其将电枢容纳在内部。旋转部具有:轴,其沿中心轴线延伸;转子铁芯,其固定于轴;多个槽,其设置在转子铁芯的外周部;二次导体,其填充于槽中;多个磁铁插入空间,其设置在槽的径向内侧;多个磁铁,其埋入于磁铁插入空间中;以及非磁性部,其用于防止磁通短路,形成为与磁铁插入空间的周向两端部对置。旋转部是二极转子。非磁性部同与其对置的槽的径向的距离小于等于非磁性部的周向两端部与磁铁插入空间的周向两端部的周向距离。
根据本发明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形成磁极的一极的一对磁铁的相邻的周向端部所形成的角度是90度以下。非磁性部具有第一非磁性部和第二非磁性部。第一非磁性部的周向两端部与第二非磁性部的周向两端部相互平行地配置。
根据本发明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非磁性部的周向两端部与磁铁插入空间的周向两端部相互平行地配置。
根据本发明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至少一个非磁性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面是圆弧状。
根据本发明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第二非磁性部是具有等边部和底边部的等腰三角形。等边部的长度比磁铁的径向宽度大。
根据本发明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非磁性部的径向外侧端部与中心轴线的距离小于等于磁铁插入空间的与该非磁性部对置的周向两端部到中心轴线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旋转部在磁铁插入空间的径向外侧具有铆接部。
根据本发明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旋转部具有铆接部,铆接部配置在第二非磁性部的径向内侧。
根据本发明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轴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部。
根据本发明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槽的除径向外端以外的部分在俯视时呈周向宽度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扩大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所例示的发明,通过使非磁性部同与该非磁性部对置的槽的径向距离小于等于非磁性部的周向两端部与磁铁插入空间的周向两端部的周向距离,能够扩大磁铁的磁极面积,且使磁铁插入空间与磁通屏障之间磁饱和,防止通过永磁铁间的不同磁极的磁通短路。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同步感应电动机的纵剖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部的剖视图。
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高科电机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高科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3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