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菜豆抗病虫害高效肥料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2937.4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0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毅;黄景诚;李杰;李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景诚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张新球 |
地址: | 5428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菜豆 抗病 虫害 高效 肥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肥料,特别涉及一种植物栽培高效专用肥。
背景技术
古代称肥料为粪,施肥则成为粪田。我国的农田施肥大约开始于殷商朝代,主要根据出土文物中当时已有罱河泥的木制工具以及殷商甲骨文中已有表示屎、壅等字形记载,并有施肥可以增产的卜词。到战国时期已经重视并强调农田施肥了。我国古代最多是利用动物粪便作为肥料,到战国和秦汉又利用腐熟人、畜粪尿、蚕粪、杂草、草木灰、豆萁、河泥、骨汁等。宋、元朝已开始使用石灰、石膏、硫磺、食盐、卤水等无机肥料。随着经济的发展,欧洲国家中有人开始探素植物营养理论,在燃素学说之后出现了腐殖质营养学说,认为土壤腐殖质是农作物营养的唯一来源。1843年世界上第一个化学肥料一过磷酸钙研制成功。随着智利硝石和钾盐矿的发现,到合成氨的发明,在世界上建立起巨大的化肥工业。我国进口化肥始于1905年,20世纪30年代开始组织全国性肥效试验,测定结果表明,氮素极为缺乏,磷素养分仅在长江流域或长江以南各省缺乏,钾素在土壤中很丰富。肥料是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农业生产中种植业的发展离不开肥料。1949年氮肥年产量只有0.6万吨,1990年国产化肥产量已达1879.7万吨,跃居世界第三位,1998年化肥产量已达295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9%,居世界第一位。化肥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农用物资,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经中国公开专利检索,没发现与本专利申请相同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菜豆抗病虫害高效肥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菜豆抗病虫害高效肥料,其特征在于:其配方以重量计,由尿素50-60份,硝酸铵240-250份,磷酸铵120-125份,硝酸钾20-30份,硫酸钙36-41份,硫酸亚铁1-2份,硫酸铜1-2份,乙氧基喹啉1-2份,鱼藤酮1-2份,硝酸镱0.2-0.25份构成。
本发明的菜豆抗病虫害高效肥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方以重量计,按尿素50-60份,硝酸铵240-250份,磷酸铵120-125份,硝酸钾20-30份,硫酸钙36-41份,硫酸亚铁1-2份,硫酸铜1-2份,乙氧基喹啉1-2份,鱼藤酮1-2份,硝酸镱0.2-0.25份混合均匀,即得产品;或采用现有技术的加工方法造粒、制成缓释、控释产品。
使用方法:使用时,直接撒用或配制成0.2%的水溶液施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具有配方设计科学、合理,原料易得,成本低,使用方便,效果好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本发明所用原料可购买获得。
实施例1
本发明的菜豆抗病虫害高效肥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方以重量计,按尿素50-60份,硝酸铵240-250份,磷酸铵120-125份,硝酸钾20-30份,硫酸钙36-41份,硫酸亚铁1-2份,硫酸铜1-2份,乙氧基喹啉1-2份,鱼藤酮1-2份,硝酸镱0.2-0.25份混合均匀,即得产品;或采用现有技术的加工方法造粒、制成缓释、控释产品。
实施例2
本发明的菜豆抗病虫害高效肥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方以重量计,按尿素50份,硝酸铵240份,磷酸铵120份,硝酸钾20份,硫酸钙36份,硫酸亚铁1-2份,硫酸铜1-2份,乙氧基喹啉1-2份,鱼藤酮1-2份,硝酸镱0.2-0.25份混合均匀,即得产品;或采用现有技术的加工方法造粒、制成缓释、控释产品。
实施例3
本发明的菜豆抗病虫害高效肥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方以重量计,按尿素60份,硝酸铵250份,磷酸铵125份,硝酸钾30份,硫酸钙41份,硫酸亚铁1-2份,硫酸铜1-2份,乙氧基喹啉1-2份,鱼藤酮1-2份,硝酸镱0.2-0.25份混合均匀,即得产品;或采用现有技术的加工方法造粒、制成缓释、控释产品。
实施例4
本发明的菜豆抗病虫害高效肥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方以重量计,按尿素50份,硝酸铵250份,磷酸铵120份,硝酸钾30份,硫酸钙36份,硫酸亚铁1-2份,硫酸铜1-2份,乙氧基喹啉1-2份,鱼藤酮1-2份,硝酸镱0.2-0.25份混合均匀,即得产品;或采用现有技术的加工方法造粒、制成缓释、控释产品。
实施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景诚,未经黄景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29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辊冷却机的侧面防护板
- 下一篇:一种滚式染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