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币排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32538.8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3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黑泽元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7D1/00 | 分类号: | G07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币 排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将直径不同的硬币逐枚排出的硬币排出装置。
另外,本说明书中记载的“硬币”包括作为货币的硬币和游戏币等作为代用硬币的代币。
背景技术
对于利用被配置于存放容器的底孔的转盘来带动以散放状态放于存放容器内的许多硬币旋转、并利用在基座上突出的一对限制销对硬币朝向转盘的周向引导之后、利用弹出装置将硬币逐枚弹出的硬币排出装置,在发生硬币卡住的情况下,使该转盘反转来解除硬币卡住。
作为这种硬币排出装置的第1以往技术,为了使在转盘反转时被带动而朝向反方向旋转的硬币的移动不会被上述限制销阻止,而使被带动而旋转的硬币攀到限制销上并越过限制销,由此转盘能连续地反转而能有效地解除上述硬币卡住(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第1以往技术中,倾斜面通过机械加工而形成,因此倾斜面的外缘形成为锐角状的周缘。
作为第2以往技术,公知有这样的技术:设置圆柱形的硬币阻挡销和配置在上述硬币阻挡销的背面侧的具有攀登倾斜面的硬币通过引导片,由此在转盘正转时利用硬币阻挡销的铅垂侧壁向出口侧引导硬币,在转盘反转时利用硬币通过引导片的攀登倾斜面使硬币向上攀登并越过硬币阻挡销,由此转盘能够连续反转(参照专利文献2)。
在该第2以往技术中,硬币通过引导片是对金属板进行裁切并自金属板立起而形成的,因此该硬币通过引导片的倾斜面的边缘形成为锐角状的边缘。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案登录第2594435号(图3、0023~0029段)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644632号(图16~图27、0054~0055段)
目前,从便利性、降低成本等观点出发,希望利用一台硬币排出装置将规定范围的直径的硬币、例如日本硬币的1日元硬币、5日元硬币、10日元硬币、50日元硬币、100日元硬币及500日元硬币排出。换言之,希望利用一台硬币排出装置将直径为20mm~26.5mm的硬币排出。
然而,在仅采用以往技术的情况下,存在各种担心,而无法立即采用。
即,从容易制造和降低成本的观点出发,使一对倾斜面平行地形成,因此在硬度比较低的材质的硬币、例如铝制的1日元硬币被推压于倾斜面的锐角状的边缘时,存在在硬币上形成压痕的担心。
参照图1详细地说明该担心。
如图1所示,在使用转盘12的硬币排出装置10中,硬币C在转盘12的旋转的带动下、落下至在转盘12的偏心位置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多个通透孔14,而与基座16面接触,在此状态下,该硬币C一边被在通透孔14之间的肋18的下表面形成的推动体42(第1推动体42A)推动一边被收纳孔22的圆形引导壁24引导而被转盘12带动旋转,并被引导板30引导而到达收纳孔22的出口开口26。到达出口开口26的硬币C与弹出辊26接触或者被限制销28、具体而言成一对的第1限制销28A和第2限制销28B的与基座16垂直的圆柱状的侧壁引导而被推入固定辊32与弹出辊34之间,被固定辊32和弹出辊34左右夹持。之后,在硬币C的硬币中心线CC刚穿过将固定辊32与硬币C之间的第1接触点PA、弹出辊34与硬币C之间的第2接触点PB连结起来的直线(为了便于说明,称作弹出边界线SL。)之后,该硬币C因赋予弹出辊34的由弹簧(未图示)产生的弹力而被弹出。
在硬币C卡住的情况下,转盘12进行反转,因此硬币C被推动体42的背面36(第1背面36A、第2背面36B)带动而向硬币C排出时的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在该带动旋转的过程中,硬币C攀到第1限制销28A的第1倾斜面38A和第2倾斜面38B上而攀到一对第1限制销28A、第2限制销28B上,并越过第1限制销28A、第2限制销28B,由此转盘12能够连续地反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旭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25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冷却槽的推力板
- 下一篇:电力配网线路及设备的巡检方法及巡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