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体的制造设计及推进技术设计方案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32029.5 | 申请日: | 2014-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3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鲍小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鲍小福 |
主分类号: | B63B11/06 | 分类号: | B63B11/06;B63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73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体 制造 设计 推进 技术 设计方案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工程设计及推进设计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船舶的推进装置其螺旋桨采用的是轴系转动,是内传递方式,其螺旋桨的旋转力矩是由桨心上的转轴来传递扭矩,同时转轴承受着螺旋桨工作时产生的推、拉应力,由于采用的是轴系旋转,其螺旋桨的转轴安装又受到船舶的宽度及舱位的限制,因此,对于现有的大型船舶尤其是航空母舰其采用五轴推进可以说是极高的限度设计。现有的船舶制造工艺如龙骨、横梁、纵桁其材料大都采用板材材料设计,采用板材材料设计制造的船舶,尤其是大型船舶的船体结构其强度需要作进一步优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船舶的推进技术设计方案。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船舶的制造技术设计方案。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个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船底设置有至少一道与船舶首、尾方向一致的开式涵道,所述的开式涵道上设置有螺旋桨的安装座架。
所述的安装座架上设置有流线形撑挡,可以起整流效果。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个船体,包括船舱室、通道、通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内部是由纵向管子、横向管子、竖向管子材料叠接排列连接焊接而成的。
所述的纵向、横向、竖向的管子(或说管道)内用板材料分隔成各种船舱室。
与现有技术比较优势,现有的大型船舶采用轴系转动的螺旋桨,由于受船舶宽度的限制设计安装螺旋桨时,五轴、六轴推进已经可以达到极高设计限度。而采用本发明的设计,其螺旋桨的设计安装是船舶的长度X宽度,可以设计安装10-50台甚至更多的螺旋桨。而船舶的制造采用管子叠接排列设计技术,可以优化提高船体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图2绘制的是船体底面视图及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个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船底设置有至少一道与船舶首、尾方向一致的开式涵道(11),所述的开式涵道(11)上设置有螺旋桨的安装座架(2)。
所述的安装座架(2)上设置有流线形撑挡(21),可以起整流效果。
作为优选,一个船体(1),包括船舱室、通道、通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内部是由纵向管子(12)、横向管子(13)、竖向管子(14)材料叠接排列连接焊接而成的。
所述的纵向(12)、横向(13)、竖向(14)的管子(或说管道)内用板材料分隔成各种船舱室。
与现有技术的比较优势;现有的大型船舶采用轴系旋转的螺旋桨,由于受船舶宽度的限制设计安装五轴、六轴推进已经可以说达到极高限度。
而本发明的设计技术,是采用外传递方式的螺旋桨,其螺旋桨的旋转力矩是由螺旋桨的外径上的管轴来传递力矩。本发明的设计是采用全电控技术,座架(2)上设计安装采用201320221753.6专利号技术的螺旋桨或者是采用201320328809.8专利号技术的电动机、或者采用201310365210.6专利号技术。其螺旋桨的设计安装范围是船舶的长度X宽度或者再X以高度,因为潜艇全艇都可在水面线下。由此本发明的设计技术可以设计安装10-50台甚至更多的ZL201320221753.6技术螺旋桨或201320328809.8专利号技术的电动机。因此理论上可以使船舶、军舰尤其是航空母舰、潜艇的时速可以达到一百海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鲍小福,未经鲍小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20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螺旋桨缠绕绳手动割刀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碟式刹车卡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