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跳协作网络中基于遗传算法的功率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0886.1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3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琚;卢冰冰;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B7/15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李健康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协作 网络 基于 遗传 算法 功率 优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多跳协作网络中基于遗传算法的功率优化方法,该方法属于无线通信、信号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们对实时通信速率越来越高的需求和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应运而生。MIMO技术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信号通过多个天线分别实现发送和接收。MIMO在不需要增加总带宽和总发送功率损耗的情况下,利用空间复用技术,可以大幅度增加系统的容量,提升频谱效率。MIMO系统通过多根天线带来的空间分集,可以对抗传播中遇到的信道衰落,增强数据的传输质量。在MIMO系统的多输出天线中,利用多根天线将信号能量集中在一个方向进行波束成形,可以加强信号质量,减少干扰。然而由于多天线直接为避免相互干扰,天线直接需要有一定间距,从而使得MIMO系统终端的体积和消耗功率随着天线数目的增加而随之增长,不便携带和移动。对于这个问题,随之提出的协作通信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
现阶段中,由于移动终端体积的限制,每个移动终端皆配有一根天线。协作通信是指在通信网络中通过配备单根天线的移动终端相互配合转发信号,从而形成一种虚拟的MIMO系统,获得MIMO系统中分集增益。在现阶段研究过程中,由于发送端到接收端距离较远,信道衰落较大,从而协作通信通常在移动网络中选取一部分移动终端作为中继节点转发信号。中继节点转发信号通常有三种模式,分别是放大转发、解码转发和压缩转发。由于其中放大转发实施起来最为方便,我们通常采用此种模式。
在信号衰落和路径损耗非常严重的时候,仅靠一组中继节点转发信号并不能获得非常良好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考虑多跳的中继网络,即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有两组中继节点群依次通过加权波束形成转发信号,从而获得信号质量的改善和传输距离的增加。由于传输过程中中继节点数目的增多,导致总的中继转发功率损耗增大。在保障接收端信噪比大于一定的门限值时,如何优化两个中继群组的波束成形权值,从而使得中继转发功率最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以往有通过凸优化迭代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这里通过使用遗传算法来寻求全局最优解,在统计上来说,能够得到所需最小功率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多跳中继协作网络中的新的优化算法,即在保证接收端的信噪比大于一定的门限值时,联合优化两个中继群组的波束成形权值变量,从而使中继转发信号所需功率最小化,从而实现能量的节约。在本方法中,通过简化求解,使得其中一个权值变量可以完全被另一个波束成形权值变量表述出来,把两个变量简化为一个变量然后运用遗传算法进行计算,从而在统计意义上得到功率的最小值,即全局最优解。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在多跳协作网络中基于遗传算法的功率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一个多跳多中继协作网络,该网络由一个源节点,两个中继节点组群和一个目的节点组成,每一个节点均配置单根天线采用半双工的方式来发送或接收信号;假设由于信道衰落的严重影响,在源节点与目的节点,源节点与第二个中继群组,目标节点与第一个中继群组之间没有直接链路进行通信,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信息传输需要通过两个中继组群的协作来完成;
在该系统中,信息传输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源节点向第一个中继群组发送广播信息;在第二个阶段,第一个中继组群接收到叠加了信道噪声的信息后,对收到的信号进行波束成形加权,然后通过放大转发模式向第二个中继群组发送广播信号;在第三个阶段,第二个中继群组收到混叠了噪声的信号,同样通过放大转发的模式向目的节点发送波束成形加权广播信号,最后目的节点接收到混叠信道噪声后的信号;
在保证目的节点接收到信号的信噪比不小于给定的门限值的情况下,优化两个中继群组的波束成形向量,使得两个中继群组的总功率消耗最小;具体实施中,通过数学运算把两个波束成形向量中第二个波束成形向量完全用第一个向量来表述,从而把两个变量的优化问题简化为单变量优化问题,最后采用遗传算法解决,获得全局最优解,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08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旋转式燃油开关结构
- 下一篇:地面兼容性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