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叶玉簪快速增殖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30831.0 申请日: 2014-04-03
公开(公告)号: CN103875535A 公开(公告)日: 2014-06-25
发明(设计)人: 孙国峰;张金政;李晓东;吴东启;林秦文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9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花叶 玉簪 快速 增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玉簪的增殖方法,特别是一种花叶玉簪的快速增殖方法。

背景技术

花叶玉簪(Hosta plantagineu)为百合科玉簪属植物,多年生宿根花卉,是著名观叶植物玉簪的变种,对喜光花卉有极强的互补性,是园林绿化的优良品种。花叶玉簪的引进与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其观赏效果,丰富了园林绿化的景观色彩。该品种株矮喜荫,复色叶面,带褶皱,金边银心相互交织,绚丽多彩的叶片呈现出魔幻般的花团锦簇。在城市高大楼群的背侧、立交桥下、庭院大树遮荫处、树篱边等喜阳花卉生长不利的地方均可种植。装盆后,可登堂入室,客厅、书房、大厅、会议室、窗台上均可用它来点缀、装饰,花叶玉簪的花还可散发出淡淡幽香,高雅不凡。

花叶玉簪常规的增殖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株,增殖率低,仅为3~5倍左右,短期内要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困难较大,如果引进种苗,价格又很高。采用组织培养的增殖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难题,但通过花蕾诱导愈伤组织后形成的芽有变异现象发生,有些失去了原来的花叶特征,现有技术中有以下对花叶玉簪组织培养的研究:“花叶玉簪工厂化组培育苗技术研究”,吴国智等,《天津农业科学》,第15卷第5期;“花叶玉簪的组织培养与快速增殖技术研究”,郝砚英等,《天津农业科学》,第12卷第2期等。上述现有技术虽然公开了不同阶段的培养基配方,然而其并没有公开具体操作条件,并且发明人在按照上述配方进行操作,用于工厂化育苗进行大量增殖时,特别是在多次继代增殖过程中,发现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变异率迅速提高,严重影响了工厂化生产,为此,发明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花叶玉簪快速增殖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花叶玉簪快速增殖的方法,包括:

(1)外植体的选择及消毒:于3-4月挖取玉簪根茎,洗净后种植在以珍珠岩为基质上的花盆中,栽植过程中只浇灌自来水,30天后取萌发芽做为外植体;浸于盛有饱和肥皂水的烧杯中5-10分钟,再用自来水冲洗到基本无泡沫,然后再重复上述浸泡冲洗步骤一次;在超净台中先用70%的酒精浸泡1分钟,无菌水冲洗2次,用含有两滴吐温80的5%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15分钟,无菌水冲洗5次;再用含有两滴吐温80的0.1%的升汞消毒10-15分钟,用无菌水冲洗6次;

(2)接种培养:将步骤(1)所述的外植体,剥去外层叶片,切取带有潜伏芽的根茎块接种到接种培养基中,每瓶一块;培养温度为24±1℃,12h/d的光周期,光照强度2000Lx左右,培养3-7天开始生长,所述接种培养基为1/2MS+6-BA1.0mg/L+NAA0.1mg/L+蔗糖30g/L,PH6.2;

(3)增殖培养:将不污染的外植体转入第一代增殖培养基中使芽增殖,所述第一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2-5mg/L+NAA0.2-0.5mg/L+蔗糖30g/L,PH6.2;培养温度为20±1℃,光照强度4000-6000Lx,光周期14-18h/d;培养90-120天后,将外植体转入第二代增殖培养基中,所述第二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1.5mg/L+NAA0.1-0.2mg/L+蔗糖30g/L,PH6.2;培养温度24±1℃,光照强度2000Lx,光周期10-12h/d;培养30天左右;

(4)生根培养:将增殖培养得到的小芽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将较大的芽竖向劈开一分为二再转入生根培养基中,所述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3mg/L+蔗糖20g/L,PH6.2,培养温度为24±1℃,12h/d的光周期,光照强度2000Lx左右,20天左右生根,当根长达到3cm左右出瓶;

(5)炼苗移栽:先将培养瓶移至温室,自然条件下炼苗4d,然后解开封口膜,炼苗6d,炼苗完成后取出小苗洗净根部附着的培养基,移栽到经消毒的基质中,温度控制在24-26℃,前7d湿度控制在70%左右,以后逐渐降低湿度,直至将移栽苗置于自然条件下,炼苗移栽期间适当遮光,使光照强度为自然光的50%。

步骤(4)中所述小芽直径小于0.5cm;所述较大的芽直径0.5cm以上。

步骤(5)所述的基质为蛭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0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