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多用户单终端协同场景的移动切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9477.X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4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晖;郭晓昌;杨龙祥;朱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36/30 | 分类号: | H04W36/30;H04W36/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多用户 终端 协同 场景 移动 切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多用户单终端协同场景的移动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子、芯片及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将逐步进入泛在网络时代,网络边缘发生较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出现在网络边缘或用户周边,并能够通过多种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实现互联。由于信息服务带宽化、内容形式多元化、业务提供智能化的发展,对各种网络的终端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业务种类的增加、对业务质量要求的快速增长与终端能力的缓慢提高成为一种矛盾。
目前,一个用户拥有多个终端已是客观现实,指望用户摒弃所有终端,换用一台全功能的集成型终端是不太可行的,反之,充分利用已有终端,通过多终端的协同,在不改变用户习惯的情况下,使用户享用到泛在的服务,应该是一种值得探索的可行的技术途径。在此背景下,基于多终端协同的虚拟终端系统应运而生,通过多终端协同通信,实现各类终端特点及能力的融合,从而为用户提供高QoS保障的业务体验。
其中,多用户单终端协同移动作为虚拟终端系统中的一类典型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尤为常见。多用户的单终端协同移动是指在多个用户每人携带一个终端移动过程中,将位于不同位置的多个闲置状态用户终端协同起来为主用户提供服务,其中主用户是指业务的最初发起者,所属主用户的终端称为业务终端,而为主用户转发数据的用户称作从用户,所属从用户的终端称为空闲终端。
多用户单终端协同移动时,用户之间位置可能不固定。在车载环境下,用户之间位置基本固定,同于单用户多终端协同移动场景;若是外出郊游,用户相互间位置可能变得更近,信道环境和通信质量会更好,但是相互间位置变得越来越远,则信道环境和通信质量会更差。此时,如果某个用户开启了一个高QoS要求的业务,而虚拟终端系统下的其他终端处于空闲状态,空闲状态的终端本身无业务并且没有为其他用户提供业务转移服务,则可请求周围的空闲终端为其提供业务转移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特别针对无线泛在环境下虚拟终端系统切换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多用户单终端协同场景的移动切换方法。本发明方法针对多用户之间相对位置的不固定性,建立空闲终端侧的收益函数和采用网络参数预测方法,是基于网络参数预测的终端切换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面向多用户单终端协同场景的移动切换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A,建立空闲终端收益函数,其表达式如下:
fi=waSi+wbQi+wcPi
其中,
fi表示业务终端从空闲终端i获得的收益;
wa,wb,wc分别表示参数Si、Qi和Pi的权重,且wa+wb+wc=1;
Si表示空闲终端i所在网络的信号接收强度;
Qi表示空闲终端i与业务终端之间的蓝牙信号强度;
Pi表示业务对空闲终端i所在网络的偏好程度,其中,Si、Qi和Pi均为归一化值;
步骤B,建立网络参数规范值的预测函数并将其初始化,空闲终端提供给业务终端的网络参数X1、X2和X3,分别归一化后计算得到的网络参数规范值为Y1、Y2和Y3;
步骤B-1,建立网络参数规范值的预测函数,具体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94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感应开关
- 下一篇:一种电动阀门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