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盒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9203.0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5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21/18 | 分类号: | G03G21/18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 |
地址: | 519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耗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处理盒。
背景技术
成像装置内通常使用处理盒作为成像时使用的调色剂供应源,现有的处理盒大多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装置中使用。
通常,在处理盒内许多转动的工作辊,例如送粉辊、显影辊和感光鼓等,他们通称为辊,且相互之间通过齿轮系统传递动力。目前,处理盒具有两种结构。第一种如美国专利文献US5815644公开的一体式处理盒,一体式的处理盒具有感光鼓、显影辊、清洁装置和充电装置等,第二种如美国专利文献US6330410公开的分体式处理盒,分体式处理盒包括鼓盒和显影盒,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在鼓盒上,鼓盒包括感光鼓、充电装置和清洁装置,显影盒包括显影辊、出粉刀和送粉辊等部件。
通常,感光鼓通过装配在其一端的驱动组件接收成像装置的驱动力而工作,显影辊通过齿轮系统接收赖在感光鼓的驱动力,如美国专利文献US6898399所公开的处理盒。另外,显影辊也可以通过装配在其端部的驱动组件直接接收来自成像装置的驱动力而工作,从而与感光鼓各自独立地接收来自成像装置的驱动力,如美国专利文献US20080138115A1所公开的处理盒。显影辊接收驱动力的来源处理来自感光鼓和成像装置外,还可以通过处理盒框架的侧壁上装配一个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接收成像装置的驱动力,再通过齿轮系统把驱动力传递给显影辊,如美国专利号US7826767所公开的处理盒。
参照图1,图1是现有一种安装到激光打印机上的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处理盒1包括显影单元11和鼓单元12。显影单元11包括壳体111,壳体111围成容纳有作为打印耗材的碳粉的腔体,腔体的一端设有开口,开口上端安装有出粉刀119,开口的四周安装有密封组件,出粉刀119和密封组件围成一碳粉出口,在耗材出口处安装有显影辊112。壳体111围成的腔体内容纳有作为打印耗材的碳粉117,当进行成像时,安装在腔体内的搅拌架118把碳粉117往送粉辊116输送,送粉辊116通过顺时针的转动将碳粉117传送显影辊112,显影辊112上的碳粉117通过出粉刀119进行碳粉厚度调节后,碳粉117可被鼓单元的感光鼓吸附,继而进行下一步成像。
鼓单元12包括感光鼓121、充电辊122、清洁刮刀123和废粉仓124,成像时,充电辊122将感光鼓121的表面进行均匀地充电,再通过激光扫描器LED向感光鼓121发射含有图像信息的经过调制的激光,在感光鼓121表面形成与待复制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然后来自显影辊112的碳粉转而吸附在感光鼓121表面上使静电潜像转成可视图像,随着感光鼓121的旋转,碳粉在感光鼓3表面形成的可视图像换位至打印机上的转印辊(图1中未示),转印辊在转印电压的作用下,可视图像转印至纸张等记录介质上,然后清洁刮刀123将刮掉感光鼓121表面残余碳粉,残余碳粉掉落废粉仓124中。
参照图2,图2是处理盒1省去齿轮盖后的结构图,从上述成像原理可知,送粉辊116、显影辊112、感光鼓121和搅拌架118均需要通过旋转从而实现工作的,所以在处理盒1的一侧上设置有齿轮传递系统,齿轮传递系统包括显影辊齿轮41、送粉辊齿轮42和搅拌架齿轮43。在感光鼓的一侧上设置有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与打印机上的驱动轴(图2未示出)进行安装配合后,驱动组件3接收由驱动轴传送的旋转驱动力,通过齿轮系统传递驱动力,继而使得感光鼓121、显影辊112和搅拌架118旋转工作。
参照图3和图4,图3是驱动组件3和驱动轴4的分解图,图4是驱动组件3和驱动轴4相互连接时的结构图。驱动组件3包括齿轮座31、弹簧32、保护盖33、驱动力接收件34,齿轮座31的壳体形成有沿齿轮座31轴向内凹的容纳腔311,容纳腔311为一有底筒状的腔体,并在容纳腔311的一端开设有开口312,在齿轮座311外壁相对于开口312的另一端上设有固定端313,在齿轮座31外壁位于开口312和固定端313之间的位置上设有齿轮314。在容纳腔311的内壁上向内延伸有从动部315。
驱动力接收件34包括用于接收旋转驱动力的驱动力接收部342、用于将旋转驱动力传递到下一级零部件的驱动部341以及连接于驱动部341和驱动力接收部342之间的连接部343。驱动力接收部342大致类似火炬的形状,驱动力接收部342的直径自外向向内依次变小,并在驱动力接收部342的中心位置形成有内凹的球形外壁345,该球形外壁345的周围形成有向外伸出的两个凸爪346,两个凸爪346沿球形外壁345的外围呈周向对称分布。在驱动力接收部342的最外侧设置有倾斜于中心轴的引导面34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92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填塞线圈
- 下一篇:用于烟草回潮机的电水一体化抽真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