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纳米管编织的石墨烯薄膜、制备方法及光伏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8376.0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2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方英;李红变;师恩政;曹安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杨晞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编织 石墨 薄膜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碳纳米管编织的石墨烯薄膜,该薄膜由石墨烯和网状碳纳米管薄膜组成,其特征在于,网状碳纳米管薄膜中的碳纳米管穿插于石墨烯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编织的石墨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为单层、双层及少量多层石墨烯共同组成的薄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编织的石墨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碳纳米管薄膜为单壁、双壁及少量多壁碳纳米管共同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编织的石墨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为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编织的石墨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碳纳米管薄膜为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网孔尺寸为20nm~2μm。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编织的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网状碳纳米管薄膜转移到铜箔表面;
(2)将表面铺有网状碳纳米管薄膜的铜箔放入管式炉中,低压条件下生长石墨烯,得到基底-网状碳纳米管编织的石墨烯薄膜复合结构;
(3)将铜箔取出,置于刻蚀液中除去铜基底,得到悬浮的碳纳米管编织的石墨烯薄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网状碳纳米管薄膜为自由无支撑薄膜,薄膜透光率为80%-95%;优选85%-92%.;所述铜箔厚度为10-150μm;优选为15-25μm;纯度大于95%;优选为大于99%。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将步骤(1)所述的铜箔置于管式炉中,抽真空至4.2*10-2-7.6*10-2Torr,通入流量为100-500sccm的氩气和流量为10-80sccm的氢气,30-60min内将管式炉升温至900-1050℃,并继续保温10-60min,然后通入流量为10-30sccm的甲烷,继续反应30-90min。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刻蚀液为0.5-1MFeCl3溶液,0.5-1M Fe(NO3)3溶液或Marble试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编织的石墨烯薄膜的光伏应用;优选地,所述光伏应用是指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更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为碳纳米管编织的石墨烯-n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未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83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