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印制板的成型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28207.7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4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10052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印制板 成型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型印制板的成型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印制板的成型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无定位孔微小尺寸印制板是一种特种板材,具备无定位孔、成品尺寸很小(小于1.5mm×1.5mm)的特点。
传统的工艺方法是一次将无定位孔微小尺寸印制板块连接筋铣完,然后用手工方法将单件产品从整板上取下,再用砂子将连接筋修平,从而完成外形的加工。
这种铣连接筋、手工锉平的方式生产,使加工工艺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而且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印制板的成型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丝印孔定位,整板铣连接筋。
步骤2.将单件产品固定。
步骤3.将对各个微型印制板有筋的地方下刀,把连接筋铣断转成数控加工的程序格式进行数控加工;
步骤4.将单件产品取下,完成成品加工。
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单个产品的固定采用的方式是将整板两面贴上胶带。
进一步的,在步骤4中,通过撕掉胶带取下单件产品。
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所用刀具为直径为1.2mm~1.6mm的双刃铣刀。
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铣筋转速为18Kr/min~22 Kr/min,进刀速度为0.5m/min~0.8m/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改变了微型印制板的传统手工加工成型方式,在固定住各个单品的情况下,利用数控加工的方式将连接筋铣断,提高了准确度,省掉了手工锉平连接筋的步骤,节约了人力物力,提供了效率。
本发明的使用对微型印制板的加工成型具有重大的意义,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印制板的成型加工方法,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佳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述,为本发明的微型印制板的成型加工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丝印孔定位,整板铣连接筋。
在微型印制板与微型印制板之间,会有若干根连接筋,使整个印制板的强度满足生产要求,否则运输和贴片过程中很容易碎裂。在将印制板分离之前,需要铣连接筋。
本发明所述一次铣筋,利用丝印孔定位,整板铣连接筋。
步骤2:取下整板,将单件产品固定。
由于单件产品的周围都具有连接筋,切掉其中一侧的连接筋会导致单间产品位置倾斜,为后续切筋造成不便,因此,本发明创造性的将各个微型印制板用胶带固定住,有效避免了单侧连接筋断了后造成的产品倾斜。
步骤3:将对各个微型印制板有筋的地方下刀,把连接筋铣断转成数控加工的程序格式进行数控加工;
各个微型印制板顺次进行,经过数控加工后,其侧边的连接筋都被铣掉,不用再进行手工锉平。刀具要求:为了减小扭力,需采用铣刀直径相对较小的铣刀,一般为??1.2mm~??1.6mm,选用双刃铣刀。
铣筋参数要求:为了减小拉力,防止产品变形,需采用低转速,小进刀量的参数加工,一般铣削参数:转速:18Kr/min~22 Kr/min,进刀速度:0.5m/min~0.8m/min。
步骤4:将胶带撕下,取下单件产品,完成成品加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改变了微型印制板的传统手工加工成型方式,在固定住各个单品的情况下,利用数控加工的方式将连接筋铣断,提高了效率与准确度,省掉了手工锉平连接筋的步骤,节约了人力物力,提供了效率。
本发明的使用,对微型印制板的加工成型具有重大的意义,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82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