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中粉葛的含量测定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21323.6 申请日: 2014-03-28
公开(公告)号: CN103852541A 公开(公告)日: 2014-06-11
发明(设计)人: 郑为民;陈慧泼;李鸥;陈曦;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G01N30/06
代理公司: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代理人: 袁英
地址: 61010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糖尿病 中药 制剂 粉葛 含量 测定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中粉葛的含量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diabete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症状,严重者发生酮症酸中毒及昏迷,且糖尿病因长期高血糖等而导致动脉化和微血管病变,较早的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眼、神经、皮肤等器官受损,出现相应脏器的症状和体征。糖尿病常因机体免疫力和防御机能下降,易合并皮肤粘膜及软组织感染性疾病(疖、痈、蜂窝组织炎、坏疽)、呼吸道感染(肺炎、肺结核),真菌等感染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糖尿病的确诊标准为: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200mg/dl)可确诊为糖尿病。空腹血糖为临界值时,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即服糖后2小时内血糖≥11.1mmol/L(200mg/dl)。

现有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玉泉丸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较佳药物。玉泉丸主治养阴生津,止渴除烦,益气和中。用于治疗因胰岛功能减退而引起的物质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血糖升高至糖尿病(亦陈消渴症)。玉泉丸处方源于宋代医家杨士瀛《仁斋直指》卷十七(消渴)中的名方“天花散”,后在明代医家龚信编著的“《古今医鉴》卷之十(消渴)中名为“玉泉散”,晚清名医陆士谔编著的《叶天士手集秘方》中亦名为“玉泉散”。方中以粉葛生津止渴,主消渴,为君药;天花粉、地黄滋阴清热,生津止渴,为臣药;麦冬清肺养阴,益胃生津,适用于肺胃气阴不足,舌干口燥,又能清心除烦,为佐药;五味子益气生津,宁心止烦渴,全方等药配合功能养阴生津、止渴除烦、益气和中,适用于消渴病,肺胃阴亏,热病后期。经过几百年的沉淀与积累和发展,它采用地道全天然中药材,经现代化制药工艺精制而成,凝聚了百年祖国医学临床行医用药之经验和心血。

现有市售的玉泉丸由粉葛、天花粉、地黄、麦冬、五味子、甘草组成,在临床应用多年,其疗效不容置疑,但对于玉泉丸的质量控制,现行国家标准仅对葛根素进行了薄层鉴别,显然,对于由6味植物药组成的复方,检测手段过于简单,相对于目前中药产品质量控制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故现有质量控制方法不能有效控制治疗糖尿病中药制剂的质量,从而影响产品的生产和保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中粉葛的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精密度和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快捷、回收率高,旨在完善治疗糖尿病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为其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确保了治疗糖尿病中药制剂质量的安全、均一、稳定、有效、可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治疗糖尿病中药制剂玉泉丸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地黄:17~23份、麦冬:12~18份、五味子:4~6份、粉葛:19~23份、天花粉:15~19份、甘草:5~7份。

玉泉丸的制法为:以上六味药,粉葛、天花粉和甘草粉碎成粗粉;地黄、麦冬和五味子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粗粉,搅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制丸,干燥,以药用炭包衣,打光,即得。

观察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包衣浓缩丸,除去包衣后显黄褐色至黑褐色;气微,味苦、甜。

治疗糖尿病中药制剂中粉葛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包括以下步骤:

S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理论板数按葛根素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S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葛根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葛根素18~22μg的溶液,即为对照品溶液;

S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重量项下的本品,研细,称取0.8~1.2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甲醇45~5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后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为供试品溶液;

S4.测定: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8~12μl与供试品溶液5~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本品每1g含粉葛以葛根素计,不得少于0.60mg。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4~25:75~85,优选为20:80。

进一步地,步骤S2和S3中所述甲醇的浓度为65~75%,优选为70%。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加热回流的时间为55~65min,优选为60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13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