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前灯外壳注塑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18041.0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8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葛益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益群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C45/17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王加岭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前灯 外壳 注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注塑方法,特别是作为汽车前灯外壳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汽车中典型的非金属件部分,经注塑成型的汽车前灯是一个重要的注塑件。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不利的一面是模具成本高,且清理困难,所以小批量制品就不宜采用此法成型。用这种方法成型的制品有:电视机外壳、半导体收音机外壳、电器上的接插件、旋钮、线圈骨架、齿轮、汽车灯罩、茶杯、饭碗、皂盒、浴缸、凉鞋等。
由于作为汽车前灯经加工后应具有良好的透光度,以保证灯光的最大照射,同时还应保证较高的耐温性,抵抗因长期照射后的内部退化和变形,还有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便是,其应该具有一定硬度,以作为前灯时抵抗一定的细小碰撞和磨损。
而这其中透光性是汽车前灯的首选指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前灯外壳注塑方法,其包括:
步骤一:将注塑材料切割成颗粒状,并经200目的纯净水漂洗过滤;
步骤二:在100~150℃下干燥2小时;
步骤三:在150~200℃下将所述注塑材料加热并机械剪切,以获得熔化态的注塑材料;
步骤四:在25~30Mpa下将所述熔化态注塑材料注射模具中成型。
本发明在排除杂质的同时,延长了低温状态下的注塑材料的时间,以获得更多的非晶体结构,增强前灯外壳的透明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汽车前灯外壳的注塑方法,该方法使得经注塑成型的前灯外壳具有良好的使用特性,特别是透光度,以保证灯光的最大照射。
为此本发明提供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前灯外壳注塑方法,其包括:
步骤一:将注塑材料切割成颗粒状,并经200目的纯净水漂洗过滤;
优选的,所述成颗粒状的注塑材料的直径小于0.5厘米。在该步骤中不仅为后续熔化加快了速度,同时也排除了杂质对注塑件透光性的干扰。
步骤二:在100~150℃下干燥2小时;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注塑材料的湿度为0.1~0.2%。较低的湿度利于注塑材料保持自身的化学特性,其成型件的机械性能也得到相应的保证,同时干燥后的材料其透光性也比较良好。
步骤三:在150~200℃下将所述注塑材料加热并机械剪切,以获得熔化态的注塑材料;
该步骤在低温下辅助机械剪切加工,使得注塑材料能够在低温下熔融,其内部中的非晶体结构含量较高,经注塑成型的前灯外壳透明度较高。
步骤四:在25~30Mpa下将所述熔化态注塑材料注射模具中成型。
高压高速的注塑增强了流动性,对非晶体结构的形成也提供了有利条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四之前,所述模具被升温至70~80℃。预热的模具不仅增强了注塑材料的流动性,也提供了后续冷却时非晶体结构的形成环境。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化,所述注塑方法还包括步骤五:采用80~100%的保温液保温10分钟后冷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先保温后冷却的操作,有利于熔融态相非晶体结构的转化,增强注塑件的透明度。
应了解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不限于非限制性实施方案,应了解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仅仅作为实例进行说明。本申请所要要求的实质的保护范围更体现于独立权利要求提供的范围,以及其从属权利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益群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益群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80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