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6376.9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9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凯尔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0;B32B37/12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地址: | 215106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东山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化机,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增加皮革粘贴牢固度的活化机。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是一辆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用皮质的汽车内饰显着很有档次,因此目前汽车多数采用皮质内饰。皮质内饰就是在汽车内部部件外粘贴皮革。目前皮质内饰制作过程主要是:先在汽车内部部件外涂上胶水,然后将皮革包覆在汽车内部部件外,通过胶水,皮革粘贴在汽车内部部件上,上述过程都是通过人工完成,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同时,由于汽车内部部件表面凹凸不一,这样的制作过程存在皮革与汽车内部部件贴合度不够和皮革粘贴不牢固的缺点,皮质内饰经使用后,容易脱胶,导致皮革脱落,影响了汽车内部的美观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能够增加皮革与汽车内部部件贴合度和皮革粘贴牢固度的活化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活化机,包括机架、第一翻转装置、工作台、第二翻转装置、压框、压膜、加热装置、抽真空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工作台的前端下方与机架铰链连接;所述第一翻转装置与工作台相连;所述压框通过第二翻转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压框内设有压膜;所述工作台的上方可上下移动的设有加热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用于将工作台与压膜之间抽真空;所述工作台的两侧至少有一侧设置有冷却装置。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通过升降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齿轮、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和链条;所述驱动电机前后方向的设置在机架底部中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两侧各设有一根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输出轴垂直;所述输出轴与驱动轴通过齿轮相连;所述每根驱动轴的外侧设有第一驱动轮;所述加热装置的两侧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通过链条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翻转装置设置在工作台的两侧;所述第一翻转装置包括第一气缸、旋转轴、固定架和固定块;所述第一气缸向前倾斜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工作台相固定,另一端与第一气缸的伸缩杆端部铰链连接;所述固定块与固定架相固定;所述旋转轴穿过固定块和固定架后与第一气缸的伸缩杆端部铰链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翻转装置左右对称设有两个;所述第二翻转装置包括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连接块;所述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底部相互连接后与机架的横杆铰链连接;所述连接块设置在压框的边框上;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端部与机架上部铰链连接;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杆端部与连接块铰链连接。
优选的,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泵、抽真空通孔和第一管路;所述真空泵设置在机架上方;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多个抽真空通孔;所述多个抽真空通孔通过第一管路与真空泵相连。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两侧都设有冷却装置。
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鼓风机、出风装置和第二管路;所述鼓风机和出风装置通过第二管路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向前倾斜的角度为45°~60°。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相互垂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活化机,皮革通过胶水包覆在汽车内部部件外后,将汽车内部部件放置在工作台上,加热装置下降,对汽车内部部件进行加热,使得胶水活化,然后加热装置上升,压框翻转到工作台上,接着抽真空装置将工作台与压膜之间抽真空,使得压膜紧贴在皮革外部,进而使得皮革紧紧的包覆在汽车内部部件外,最后冷却装置对汽车内部部件进行冷却。本发明的活化机,操作简单,能够增加皮革与汽车内部部件贴合度和皮革粘贴牢固度,经使用后,不容易脱胶,皮革不会脱落;同时,能够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适于批量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活化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活化机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活化机的第一翻转装置和第二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4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6为本发明的活化机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凯尔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凯尔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63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缝洞储集体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GPS干扰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