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平台的家庭智能电力能效分析系统及其分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14583.0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5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林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启明星蜀达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平台 家庭 智能 电力 能效 分析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家庭智能电力能效分析系统及其分析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力用电侧的用电能效分析和用电管理。
背景技术
节能降耗是国家大政方针。要减少整个家庭的总的用电支出,应该先了解家庭内各个线路和设备的用电情况,才能实施正确的更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节能效果才能持续有效。
现有用电采集系统缺少家庭内用能数据计量手段和采集渠道。现有用电采集系统能通过多种采集通道计量和采集到各个家庭各自总的用电情况,但缺少技术手段实现家庭内的各个线路、各类电器的用电情况的计量和采集。
用电分析离不开大数据的汇集和分析。要对家庭的用电情况做出正确判断和分析应该首先采集大量甚至海量的数据,经过分析建立数据模型,根据模型得出科学的分析判断,给出用电节能的建议。这些将涉及到云平台数据的应用。
要建立家庭智能能效分析系统良好交互通道必不可少。用电的分析数据需要展示给用户,用户可以根据分析和建议调整用电行为,及时远程控制用电状态。这种交互应建立在用户乐于接受,方便使用的平台上。但在现有状态下没出现这样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分路用电分析的家庭智能电力能效分析系统及其分析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家庭智能电力能效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行用电计量控制和电能数据采集的家庭智能配电装置,对采集的电能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和分类统计的电力能效数据云平台,以及根据云平台的电能数据进行用电信息管理的家庭用电交互终端;其中,所述家庭智能配电装置安装于用户用总电的用电入口处,包括2个以上单路用电计量控制器,用于计量和控制配电给家庭内的不同用电区域或用电类别;还包括与单路用电计量控制器相连的通信模块,完成对多个用电计量控制器的识别和数据的采集并与网络路由器进行通信。
作为优选,所述家庭智能配电装置还包括用于进行过压、过流和漏电保护的数字计量电路。
作为优选,所述数字计量电路为输出数字量的电能计量芯片,或者具有电能数字量输出的电能计量芯片+CPU组合的单芯片。
作为优选,所述家庭用电交互终端为装有智能交互系统的终端设备。
作为优选,所述家庭用电交互终端为智能手机。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家庭智能电力能效分析方法,具体方法为:对各个单路用电计量控制器进行编码;各个单路用电计量控制器,分别计量控制家庭内的各个不同用电区域或用电类型的电器电路,单路用电电能及单路通断;通信模块识别各个单路用电电能并进行采集;通信模块通过网络路由器将采集到的各个单路用电电能上传到电力能效数据云平台;电力能效数据云平台将收到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和分类,将用电情况信息发送至家庭用电交互终端。
作为优选,所述方法还包括,家庭用电交互终端根据用电情况信息设置各个用电单路在某个时间段的通断。
作为优选,所述方法还包括,家庭用电交互终端直接从网路路由器提取当前的各个用电单路用电情况信息,并实时设置各个用电单路在当前的通断。
作为优选,所述方法还包括,电力能效数据云平台通过大量家庭用电数据的统计,针对单个家庭总路用电情况与大量家庭总路用电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将分析数据发送至家庭用电交互终端。
作为优选,所述方法还包括,电力能效数据云平台通过大量家庭用电数据的统计,针对单个家庭总路用电情况与大量家庭总路用电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预测,提出用电建议并将用电建议发送至家庭用电交互终端。
作为优选,所述方法还包括,电力能效数据云平台通过大量家庭用电数据的统计,针对单个家庭单路用电情况与大量家庭相应单路用电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将分析数据发送至家庭用电交互终端。
作为优选,所述方法还包括,电力能效数据云平台通过大量家庭用电数据的统计,针对单个家庭单路用电情况与大量家庭相应单路用电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预测,提出用电建议并将用电建议发送至家庭用电交互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启明星蜀达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启明星蜀达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45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