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室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4431.0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2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高智强;熊军;高旭;陈志伟;刘汉;杨盛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24 | 分类号: | F24F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李芙蓉,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器 空调 室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器盒,以及含有上述电器盒的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控制器是一台机器运行的中枢,类似人体的大脑功能,电器盒是保证主板正常、可靠工作的主体结构,电器盒能否可靠性工作会直接影响整个机器是否正常工作。现在的电器盒随工艺、技术的进度、集成度不断提高,既有关键器件的集成,又有电路系统的集成,器件的能耗密度越来越大,散热也就成了影响电子器件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问题。
现有散热方式主要是思路是针对关键功耗器件(比如IGBT、二极管、IPM等)进行热传导式散热,在这些发热量大的器件表面与热传导能力较好的金属材料(如铝)接触,将器件的热量传递至散热器,再将热量辐射到空气,从而将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及时传递出去,降低器件表面的工作问题,保证器件的正常运行。
考虑材料成本的问题,现有电子器件的金属热传导材料一般选择为铝型材,通过模具将铝型材挤塑成具有带有肋片辐射的形状,这样可以增大其散热面积,提高降温效果。铝型材的结构主要有基座和肋片构成,前者与器件接触,后者辐射热量。要提升其散热水平,主要是将散热器辐射表面积增大,一种是肋片高度增大,一种是基座面积增大。但是这样一来势必会增大散热器的成本,而且在特殊空间内,肋片的高度受到结构的限制,无法增大,这就给器件的散热带来较大的挑战。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创造。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器盒内的功耗器件散热不佳等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功耗器件散热的电器盒,以及含有上述电器盒的空调室外机。上述目的通过下 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器盒,包括电器盒本体、PCB板和散热器,PCB板和散热器分别安装到电器盒本体内,还包括产生热量的功耗器件;所述功耗器件的一端安装到所述PCB板的表面上,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相接触;所述PCB板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功耗器件之间、所述功耗器件与所述电器盒本体之间存在预设间隙,气流通过所述预设间隙进行散热。
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其中,所述PCB板的边缘与所述电器盒本体之间存在预设距离;
所述PCB板的两个表面与所述电器盒本体之间存在预设距离,所述PCB板通过所述功耗器件与所述散热器相接触安装在所述电器盒本体内。
其中,所述电器盒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通过所述散热孔实现气流流动。
还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机壳和电器盒,所述电器盒安装到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机壳之间存在预设间隙;
所述电器盒为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电器盒。
其中,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风机和压缩机;
所述风机和所述压缩机安装到所述机壳内。
其中,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机壳分割成风机腔和压缩机腔;
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气流从所述压缩机腔通过所述通孔流入所述风机腔,并由所述风机排出;
所述隔板与所述风机之间、所述隔板与所述压缩机之间存在预设间隙。
其中,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引导气流的导流圈;
所述导流圈安装到所述风机上。
本发明的电器盒及空调室外机,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在PCB板上相邻的两个功耗器件之间、功耗器件与电器盒本体之间存在预设间隙,预设间隙便于气流流动,增强功耗器件的自然对流,并通过散热器带走功耗器件部分的热量,从而降低功耗器件工作时的表面温度,从而提升电器盒的可靠性,达到减少散热器面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空调室外机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空调室外机的侧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空调室外机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的空调室外机中电器盒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空调室外机中电器盒的侧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空调室外机中电器盒的主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的空调室外机中电器盒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
100-空调室外机;
110-电器盒;
111-电器盒本体;
1111-散热孔;
112-PCB板;
113-电子器件;
114-功耗器件;
115-散热器;
120-风机;
121-风机腔;
130-压缩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44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