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天TDICCD相机成像错位与搭接像元拼接配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4223.0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6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彬;金光;戴路;曲宏松;贺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H04N5/335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22210 | 代理人: | 陶尊新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天 tdiccd 相机 成像 错位 搭接像元 拼接 方法 | ||
1.航天TDICCD相机成像错位与搭接像元拼接配准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根据TDICCD相机的拼接尺寸、各片CCD行转移时间和偏流角大小进行计算,当所述各片CCD行转移时间相同,相机的偏流角大小相同时;获得两片相邻的CCD首尾在横向方向上的搭接像元以及两排CCD在纵向上相差的错位像元数,用公式表示为:
M0=L/a,
N0=l/a,
式中,a为CCD像元尺寸;L为两片相邻CCD首尾在横向方向上的搭接尺寸;l为两排CCD在纵向上相差的错位尺寸;M0为两片相邻CCD首尾在横向方向上的搭接像元数目;N0为两排CCD在纵向上相差的错位像元数目;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所述的两排CCD在纵向上相差的错位像元数目N0,确定纵向错位像元数目;以第一片CCD(1)的图像为准,所述第一片CCD(1)与第二片CCD(2)之间的纵向错位像元数为:
式中,表示第二片CCD(2)与第一片CCD(1)之间的错位像元数,的初始值为N0,T1为第一片CCD(1)的行转移时间;T2为第二片CCD(2)的行转移时间;
所述第一片CCD(1)与第三片CCD(3)之间的纵向错位像元数为:
式中,表示第三片CCD(3)与第一片CCD(1)之间的错位像元数,的初始值为0,T3为第三片CCD(3)的行转移时间;
所述第一片CCD(1)与第四片CCD之间的纵向错位像元数为:
式中,表示第四片CCD(3)与第一片CCD(1)之间的错位像元数,的初始值为N0,T4为第四片CCD(4)的行转移时间;A0为拼接周期对应的图像行数;
步骤三、根据步骤一所述的两片相邻CCD首尾在横向方向上的搭接像元数目M0,确定横向搭接像元的数目,实现航天TDICCD相机成像错镁与搭接像元的拼接配准;
图像搭接数目以初始成像时刻TDICCD相机整体偏流角β0为基准,其它CCD速度失配通过与偏流角β0做差获得,具体过程为:
第一片CCD(1)与第二片CCD(2)之间的行数为:
M12=M0-L×(tan(2β2-β1-β0))/a
式中,β1为对应某时刻的第一片CCD(1)实时偏流角的值,β2为对应某时刻的第二片CCD(2)实时偏流角的值;
第二片CCD(2)与第三片CCD(3)之间的行数为:
M23=M0+L×(tan(2β3-β2-β0))/a
式中,β3为对应某时刻的第三片CCD实时偏流角的值;
第三片CCD(3)与第四片CCD(4)之间的行数为:
M34=M0-L×(tan(2β4-β3-β0))/a
式中,β4为对应某时刻的第四片CCD(4)实时偏流角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42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补钙功能的调味品
- 下一篇:摄像元件、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