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软起动器的参数设置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11957.3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6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孟彦京;张陈斌;刘俊杰;陈君;段明亮;解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1/04 | 分类号: | H02P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刘国智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起动器 参数设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参数设置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机软起动器的参数设置装置。
背景技术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的起动方式包括斜坡升压起动、限流起动等,在起动过程中需要设置包括起动时间、初始触发角、限制电流值等起动参数。
目前大部分的软起动器的参数设置都是通过按键等方式实现,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参数设置复杂,且常规矩阵键盘线路板过大、布线复杂、占用I/O口过多,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软起动器的参数设置装置,能够克服传统软起动器的参数设置线路板过大、布线复杂、占用I/O口过多的弊端,通过使用遥控器操作,实现人与设备的分离,使用更加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机软起动器的参数设置装置,包括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接收模块、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微控制器模块、存储器模块、状态指示灯、显示电路及辅助供电电路,辅助供电电路与红外接收模块、微控制器模块、存储器模块、状态指示灯及显示电路电连接为其供电,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与红外接收模块、复位电路、晶振电路、状态指示灯的输出端电连接,微控制器模块与显示电路、存储器模块互交。
所述红外发射模块采用红外遥控器。
所述红外接收模块采用一体化红外接收头HS0038。
所述红外发射模块与红外接收模块之间的遥控范围不大于10米,且中间不能有障碍物。
所述微控制器模块从存储器模块读取的起动参数,包括起动时间、初始触发角、限制电流值。
由于本发明采用红外遥控器实现无线操作,能够克服传统软起动器的参数设置线路板过大、布线复杂、占用I/O口过多的弊端,通过使用遥控器操作,实现人与设备的分离,使用更加方便;状态指示灯用于指示红外发射模块的工作状态,便于工作人员识别数据是否传输成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2为微控制器模块及其外围电路原理图。
图3为存储器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4为显示电路原理图。
图5为辅助供电电路交流-直流电源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电机软起动器的参数设置装置,包括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接收模块、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微控制器模块、存储器模块、状态指示灯、显示电路及辅助供电电路,辅助供电电路与红外接收模块、微控制器模块、存储器模块、状态指示灯及显示电路电连接为其供电,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与红外接收模块、复位电路、晶振电路、状态指示灯的输出端电连接,微控制器模块与显示电路、存储器模块互交。
参见图2,微控制器模块采用STM32芯片,其外围电路主要包括: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STM32F103C8T6使用高性能的CortexTM-M332位的RISC内核DCode总线(D-bus),和系统总线(S-bus),通用DMA1和通用DMA2;工作频率72MHz,内置高速存储器分别为128K字节的闪存和20K字节的SRAM;所有I/O都可以作为中断输入;AHB到APB的桥(AHB2APBx),它连接所有的APB设备;2个12位ADC、3个通用16位定时器和1个PWM定时器,2个I2C接口和SPI接口、3个USART接口、一个USB接口和一个CAN接口。
红外发射模块采用红外遥控器,红外接收模块采用一体化红外接收头HS0038,其内部电路包括红外监测二极管、放大器、限幅器、带通滤波器、积分电路、比较器等,HS0038的输出引脚2经过一个发光二极管D3与微控制器STM32的45(PA12)引脚相连。
本发明红外发射模块与红外接收模块之间的遥控范围不大于10米,且中间不能有障碍物,在用小功率发射管发射信号情况下,其接收距离可达3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19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