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小区动态开关转换方法和微小区动态开关转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0015.3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4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曹一卿;张晨璐;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7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小 动态 开关 转换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微小区动态开关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小区判断与其服务的终端是否存在数据交互;
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转换所述微小区的开关状态;
将所述微小区的开关状态反馈至所述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区动态开关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微小区的开关状态反馈至所述终端,具体包括:
在所述微小区与所述终端之间没有数据交互时,通过与所述微小区对应的宏小区或者所述微小区向所述终端通知所述微小区即将进入关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小区动态开关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宏小区或者所述微小区通过物理层信令通知终端所述微小区即将进入关状态,所述物理层信令是用于公共信息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小区动态开关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新的公共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用于表示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指示微小区进入关状态;或者
定义两个加扰序列,分别表示微小区的开关状态,通过使用不同的序列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加扰,以使所述终端获取微小区即将进入关状态;或者
修改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的信息,以指示微小区即将进入关状态,关状态的持续时间以及所述微小区在关状态下发送信号的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小区动态开关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微小区的开关状态反馈至所述终端,具体包括:
所述宏小区或者所述微小区通过RRC信令或是MAC CE通知所述微小区即将进入关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小区动态开关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微小区的开关状态反馈至所述终端,具体包括:
在所述微小区进入关状态之后,若所述终端需与所述微小区进行交互,则通知所述微小区进入开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小区动态开关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通知所述终端所述微小区进入开状态的方法包括:
与所述微小区对应的宏小区通过物理层信令通知所述终端所述微小区即将进入开状态,其中,所述物理层信令是用于公共信息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或者
所述微小区通过物理层信令通知所述终端所述微小区即将进入开状态,其中,所述物理层信令是用于公共信息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小区动态开关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定义新的公共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用于表示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指示微小区进入开状态;或者
定义两个加扰序列,分别表示微小区的开关状态,通过使用不同的序列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加扰,以使所述终端获取微小区进入开状态;或者
修改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的信息,以指示微小区进入开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小区动态开关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通知所述终端所述微小区进入开状态的方法包括:
与所述微小区对应的宏小区通过RRC信令或MAC CE信令通知所述终端所述微小区即将进入开状态;或者
所述微小区通过RRC信令或MAC CE信令通知所述终端所述微小区即将进入开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小区动态开关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通知所述终端所述微小区进入开状态的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上行信令通知所述微小区有数据需要交互;
传输所述通知占用的资源为预定义或通知的资源。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小区动态开关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通过上行信令通知所述微小区有数据需要交互,所述上行信令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
调度请求、上行随机接入前导信号、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或是物理层上行数据信道。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小区动态开关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小区进入关状态后,所述微小区发送发现信号;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发现信号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上报至与所述微小区对应的宏小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00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旋前导器
- 下一篇:一种高品质黑茶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