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堆叠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8607.1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0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时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时建华 |
主分类号: | H01R13/6581 | 分类号: | H01R13/6581;H01R13/66;H01R13/717;H01R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叠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堆叠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堆叠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堆叠连接器安装在外部电路板上,所述堆叠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电路板模组、前屏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前壁、顶壁、及连接前壁与顶壁的两侧壁;所述电路板模组包括竖直电路板;所述电路板模组还包括连接在竖直电路板和前屏蔽壳体之间的引脚电容,所述引脚电容包括电容本体和自电容本体延伸出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焊接于电路板的前侧面,所述第二引脚焊接于前屏蔽壳体。第二引脚和铁壳弹片之间的焊锡易脏污前屏蔽壳体(铁壳),且蘸锡量无法控制及掉锡渣易导致电路板上电气元件短路,浪费工时,污染环境。
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堆叠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堆叠连接器,所述堆叠连接器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堆叠连接器,其可安装在外部电路板上,所述堆叠连接器包括:
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前壁、顶壁、及连接前壁与顶壁的两侧壁,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前壁的第一对接端口、第二对接端口及第三对接端口,所述第一对接端口用于RJ45插头连接器插入配合,第二对接端口和第三对接端口分别用于一USB插头连接器插入配合;
电路板模组,所述电路板模组包括延伸至对接端口的若干对接端子、用以连接至外部电路板的若干接脚端子、及用于电性连接对接端子和接脚端子的竖直电路板,所述对接端子焊接在竖直电路板的前侧面,所述接脚端子设置在竖直电路板的后侧面,所述竖直电路板的后侧面电性连接有隔离变压器;
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前屏蔽壳体和后屏蔽壳体,所述前屏蔽壳体包围绝缘本体的顶壁,所述后屏蔽壳体包围绝缘本体的两侧壁;
其中所述电路板模组还包括连接在竖直电路板和前屏蔽壳体之间的引脚电容,所述引脚电容包括电容本体和自电容本体延伸出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焊接于电路板的前侧面,所述第二引脚干涉接触至前屏蔽壳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引脚电容的引脚与前屏蔽壳体干涉接触,省去引脚电容与前屏蔽壳体的焊接工站,工艺简单,节约成本。同时避免了焊接使得前屏蔽壳体受到锡焊的污染,及锡渣掉落导致电路板上的电气元件短路。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引脚电容位于若干对接端子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电路板大致呈“凸”字形,所述竖直电路板具有大板部和自大板部向上凸出的小板部,所述第一引脚焊接在大板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引脚端子具有竖直延伸的竖直部和自竖直部向前延伸的前倾部,所述竖直部位于小板部的正前方,所述前倾部用于与前屏蔽壳体抵触。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的顶壁设有向下凹陷的收容凹槽,所述第二引脚的前倾部至少部分收容于收容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堆叠连接器还包括用于指示第一端口通信状态的发光二极管,所述绝缘本体还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绝缘本体的发光体安装槽,所述发光二极管具有发光体和自发光体向后延伸再向下延伸的针脚,所述发光体收容在发光体安装槽内,所述针脚用于安装至外部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体安装槽位于第一端口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堆叠连接器还包括位于对接端子下方的第一USB端子模块和第二USB端子模块,所述第一USB端子模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二对接端口内,所述第二USB端子模块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三对接端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SB端子模块具有第一绝缘载体和固定在第一绝缘载体上的四个第一USB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USB端子模块具有第二绝缘载体和固定在第二绝缘载体上的四个第二USB端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堆叠连接器安装在外部电路板上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堆叠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堆叠连接器进一步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堆叠连接器的更进一步分解图。
图5是图4所示堆叠连接器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为符合本发明的一种堆叠连接器100,其可安装在外部电路板800上,所述堆叠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电路板模组2和屏蔽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时建华,未经时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86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