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尼龙多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7898.2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4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郎丰正;崔强;鲍允纪;杜兆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广垠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9/36 | 分类号: | C08G69/36 |
代理公司: |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 37226 | 代理人: | 李新海 |
地址: | 25508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尼龙 多元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耐高温尼龙多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耐高温聚酰胺是聚酰胺家族成员之一,因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或者其他芳环结构而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其通常是由脂肪族、脂环族的二酸或者二胺与芳香族的二胺或者二酸经过缩聚而成,也可以根据性能要求由三种或者三种以上的二酸/二胺共缩聚得到。
目前所用的耐高温尼龙最为广泛的是DSM的PA46,但是由于PA46仍为脂肪族尼龙,在耐高温和机械性能方面仍不及芳香族或者半芳香族尼龙。半芳香族尼龙是带芳香环的二胺与脂肪族二酸或二胺,经过缩聚制备的聚酰胺树脂,是芳香族聚酰胺中的一种。半芳香聚酰胺由于具有比脂肪族聚酰胺优异的物理性能和芳香族聚酰胺无可比拟的加工性能而成为耐高温尼龙的主打产品,代表性的产品有杜邦的HTN系列(PA66/66等)、可乐丽的PA9T、三菱瓦斯的MXD6、DSM的PA46及PA4T、EMS的PA6T等等,而有关此类产品的专利报道也是不胜枚举。
半芳香聚酰胺由于在聚酰胺分子主链中导入了芳香环,从而提高了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降低了吸水率,并且有较合适的性价比,是介于通用工程塑料和耐高温工程塑料PEEK之间的耐热性搞的树脂,主要用于汽车和电子电器行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因此,现在得到很大发展的半芳香族尼龙主要有PA6T、PA9T、PA10T和PA12T,他们均具有一般尼龙难比拟的性质,如尺寸稳定性好,耐热、高硬度、低吸湿性和优良的耐化学性能等。关于PA6T的专利已有很多,如US4022756,GB1526329,US4113708,US4246395,US4663166,US4863991,US560167,JP02251352,JP034317,JP03161507和JP0408730等均报道了PA6T的制备方法。但尼龙6T,尤其是纯树脂,由于熔点高过了其分解温度造成加工流动性差,刚性太强以至于其拉伸断裂伸长率一般都在5%以下,这就严重限制了此类材料在管材领域的应用,因此必须加入第三单体以降低熔点。而且尼龙6T还有冲击强度不高,韧性较低,在潮湿环境下的尺寸稳定性能及性能保持率仍然不尽人意。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在分子结构设计时增加柔性连段的比率从而提高产品的韧性,同时能够降低酰胺基的相对含量从而降低材料的吸水率。柔性链的引入可以通过选用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碳二胺、十三碳二胺等来代替己二胺制备半芳香聚酰胺如PA9T、PA10T、PA12T、PA13T等。从原料来源、成本及综合性能指标来看PA10T是最优秀的,并且PA10T的原料之一的癸二胺除可以从石油中得到之外也可以来源于自然界的蓖麻油,故PA10T为一种生物基材料,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基于长链二元胺的高温PA的另一个典型代表是PA12T,有关于PA12T的专利从高温PA开始发展的20世纪60年代就一直存在,但一直困扰其工业化生产的是十二碳二胺的原料来源。
PA12T的熔点为301℃,由于极低的酰胺键含量,PA12T的吸水率是目前已知的高温PA中最低的,甚至低于PAl2,这是其应用的一大优点。另外,由于十二碳二胺超长的烷基,其冲击性能也较好。目前,由于十二碳二胺的价格相对较高,所以其产业化发展仍存在一定困难。
目前通过采用多元共聚的研究尚属少见,通过多元共聚的方法所制备的耐高温尼龙,可在保证原有半芳香尼龙耐高温性能影响不大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其韧性和加工性能,制备出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耐高温尼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尼龙多元共聚物,该共聚物不仅具有较好的冲击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且具有更好的加工流动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尼龙多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高温尼龙多元共聚物,由包含以下摩尔百分比的成分经聚合反应得到:
优选地,由包含以下摩尔百分比的成分经聚合反应得到:
其中,尼龙-66盐即己二酰己二胺盐,分子式为:C12H26O4N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广垠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广垠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78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针绗缝织带导引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产天然虾青素的发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