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空中工作的机载吊舱光学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06719.3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2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宇;王治乐;钱育龙;张慧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7/00 | 分类号: | G02B27/00;G02B27/10;G02B1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中 工作 机载 光学系统 | ||
1.一种用于高空中工作的机载吊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由可见光路和中波红外光路共用的反射系统(100),反射可见光、透射中波红外的分光系统(200),可见光路补偿透镜组(300)以及红外光路补偿透镜组和中继透镜组(400)四部分组成,其中:
所述反射系统(100)沿光路方向由主镜(110)和次镜(120)组成;
所述可见光路补偿透镜组(300)沿光路方向由第一反射镜(311)、可见光路补偿透镜和可见光探测器组成;
所述红外光路补偿透镜组和中继透镜组(400)沿光路方向由像散补偿镜(411)、第二反射镜(412)、中波红外光路补偿透镜、第三反射镜(421)、中波红外光路中继透镜和红外探测器组成;
所述系统工作波段为可见光和中波红外波段,全波段光束通过反射系统(100)入射到分光系统(200),可见光经分光系统(200)反射后经第一反射镜(311)及可见光路补偿透镜成像在主镜(110)下方的可见光探测器的光敏面(320)上;中波红外光路经分光系统(200)透射后经像散补偿镜(411)、第二反射镜(412)及中波红外光路补偿透镜一次成像在主镜(110)右方,再经过第三反射镜(421)及中波红外光路中继透镜最终二次成像在主镜(110)上方的红外探测器光敏面(43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空中工作的机载吊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的工作波段为0.5~0.8μm,中波红外波段的工作波段为3.7~4.8μm,共用口径为28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空中工作的机载吊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系统(100)为RC系统,主镜(110)和次镜(120)的面型均为双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高空中工作的机载吊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系统(200)位于主镜(110)和次镜(120)之间靠近主镜(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高空中工作的机载吊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系统(200)为倾斜45°平行平板分光镜,其表面镀有分光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高空中工作的机载吊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镜的材料为MgF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空中工作的机载吊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路补偿透镜沿光路方向依次由第一透镜(312)、第二透镜(313)、第三透镜(314)和第四透镜(315)四片透镜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空中工作的机载吊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波红外光路补偿透镜沿光路方向依次由第五透镜(413)、第六透镜(414)、第七透镜(415)和第八透镜(416)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空中工作的机载吊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波红外光路中继透镜沿光路方向依次由第九透镜(422)、第十透镜(423)、第十一透镜(424)和第十二透镜(425)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671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视场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心管式PC充油套管光纤带光缆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