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絮团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6053.1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0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佐;周一兵;刘钢;吴鹏宇;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高学刚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器,特别是一种生物絮团过滤器。
背景技术
在进行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过滤装置对养殖水体进行循环过滤,采用生物絮团作为滤材的过滤器就是其中的一种。传统的生物絮团过滤器结构相对简单,仅仅是在一个容器中放置一定量的生物絮团,水流经过生物絮团后,其内夹杂的杂质便会被生物絮团吸附,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但传统的生物絮团过滤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有大量的杂质或污物粘附在生物絮团和进水口、出水口处,影响过滤效果,清理起来十分麻烦。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生物絮团过滤器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能够进行反冲和排污的,保证过滤效果的生物絮团过滤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生物絮团过滤器,包括圆柱形的过滤器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器体1内设置有过滤内筒2,在过滤内筒2的顶端设置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进水管3,过滤器体1的下部设置有排水管9,在过滤内筒2的底端设置有倒锥状的集污器4,在集污器4与过滤内筒2的内腔之间设置有带有孔的底板7,与集污器4内腔相连通的设置有带有阀的排污管5,在过滤内筒2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孔径大小为0.5-1cm的孔,在过滤内筒2外还设置有筛网6,筛网6的网目大小为300目,在过滤内筒2的内腔中装满生化过滤球8,在过滤器体1的上盖9上设置有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多个反冲口10,反冲口10位于筛网6与过滤器体1之间。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生物絮团过滤器,针对传统的采用生物絮团作为滤材的过滤装置,增加了排污和反冲的结构,同时在内筒外还增设了一个一定目数的筛网,在提高了过滤、拦截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对过滤内筒和筛网进行反冲清洗,清理过程简单、快捷,节省劳动,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生物絮团过滤器,包括圆柱形的过滤器体1,在过滤器体1内部设置有同样为圆柱形的过滤内筒2,在过滤内筒2的顶端设置有与过滤内筒2的内腔相连通的进水管3,在过滤器体1的下部设置有排水管9,在过滤内筒2的底端设置有倒锥状的集污器4,而在集污器4与过滤内筒2的内腔之间还设置有底板7,这个底板7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孔,与集污器4的内腔相连通的设置有带有阀的排污管5,在过滤内筒2的表面均匀地开设有多个孔径大小为0.5-1cm的孔,而在过滤内筒2外还设置有筛网6,这个筛网6的网目大小为300目,并且在过滤内筒2的内腔中装满了生化过滤球8,在过滤器体1的上盖9上还设置有多个反冲口10,并且这些反冲口10在圆周上均匀分布,反冲口10位于筛网6与过滤器体1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的生物絮团过滤器的工作过程如下:水产品养殖池中的水体在水泵的作用下,通过进水管3进入过滤内筒2中,并在过滤内筒2中的生化过滤球8的作用下进行过滤,水体中的杂质、污物等会被生化过滤球8吸附,而过滤后纯净的水体从过滤内筒2上的孔排出,经过筛网6进行二次过滤后,通排水管9排出;
本种生物絮团过滤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内筒2和筛网6上会粘附大量的污物,这些污物会阻碍水流的通过,影响过滤效果,此时只需要停止向过滤器内注水,然后开启反冲口10,通过反冲口10向过滤器体1内灌注高压水体,水体对过滤内筒2和筛网6进行反向冲刷,粘附在其上的污物便会被冲刷下来;而这部分污物和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细小的污物通过底板7后,会沉积到集污器4中,开启排污管5上的阀,这样集污器4中的污物便会随同水体一同通过排污管5一同排出,实现过滤器的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60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