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绿色加工工艺交联淀粉壳聚糖提高抗性淀粉含量的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05038.5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2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忠凯;郑排云;陈晓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忠凯;郑排云;陈晓姗 |
主分类号: | C08J3/24 | 分类号: | C08J3/24;C08L3/02;C08L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色 加工 工艺 交联 淀粉 聚糖 提高 抗性 含量 新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淀粉与壳聚糖交联,特别是蜡质玉米淀粉和壳聚糖交联后可提高抗性淀粉含量的加工工艺。本发明是一种新的绿色加工方法对提高抗性淀粉含量的研发,即无化学溶剂法处理淀粉与壳聚糖的交联从而提高抗性淀粉含量,是一种新方法的研究。
背景技术
抗性淀粉在消化过程中葡萄糖缓速释放,这成为很多专家关注的热点,其制备方法在国内外目前有很多,主要有微波处理法、超声波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及水解压热法等,而这些方法也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微波处理样品会受到加热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对各种理化性质有一定的影响,超声波处理能够使淀粉降解,但其降解后的分子量分布比其他降解方法要窄。
另外,研究表明壳聚糖不能很好的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又有很好的抑菌性、生物降解性和成膜性,目前研究多集中于淀粉与壳聚糖共混物抗菌膜的制备,而经二者在分子水平上混合之后经过特殊的干热处理制备淀粉颗粒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性淀粉产品,并且使用绿色无化学溶剂的方法制备,以消除目前所采用方法上的缺点,这种方法并没有添加其他的化学试剂,充分利用了壳聚糖自身的优点,所制得的产品既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也能有效地提高抗性淀粉的含量,减缓其消化速率。通过对此样品进行试验测定,发现此抗性淀粉具有较高的组织结构,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其表面有一层均匀薄膜覆盖,这可能就是减缓淀粉消化的原因。本发明的特点就是利用物理方法即可得到化学方法的成果,因此本方法不同于简单的将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的结合,它简单易行,绿色无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发案:(1)采用蜡质玉米淀粉与壳聚糖在乙酸溶液中共混,以未添加壳聚糖的蜡质玉米淀粉为对照样,处理完成后进行喷雾干燥;(2)将喷雾干燥后的实验样品与对照样在45℃干燥条件下干燥脱出淀粉中的非结合与结合水,然后在135℃条件下热交联2小时;(3)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质谱仪对样品进行分析测定,进而研究样品的组成结构,同时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来观测样品的颗粒形貌;(4)将不同处理过的淀粉200mg在模拟人体小肠系统进行体外消化试验,即可得到一定量的抗性淀粉,与对照样进行分析比较。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特定形貌的淀粉扫描电镜图:具有一层均匀的薄膜覆于颗粒表面更有利于减缓消化
图2是糊化后淀粉扫描电镜图:局部存在很多未糊化的均匀小颗粒,可初步推断为淀粉与壳聚糖相互作用的产物
图3是干热后不同淀粉的消化特性:结果显示,与原淀粉比较,其消化速率明显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壳聚糖、蜡质玉米淀粉共混物经过1%的乙酸溶液处理,在极限无水状态下进行干热交联2小时,以未添加壳聚糖的蜡质玉米淀粉和原淀粉为对照样。淀粉经过模拟人体小肠消化系统进行消化后即可得到抗性淀粉。并对淀粉样品进行分析测定,通过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质谱仪研究样品的分子结构,结果显示共混物分子结构明显与对照样不同,说明壳聚糖与淀粉并不是简单的物理共混,而是在经过干热处理后发生了一定的交联反应,产生了新的结构。将糊化之后的样品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也有很多均匀的难以糊化的小颗粒存在,这也就证实了抗性淀粉的产生,比原淀粉中抗性淀粉的含量提高了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忠凯;郑排云;陈晓姗,未经周忠凯;郑排云;陈晓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50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剪布条机构
- 下一篇:化合物及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