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机翼用凹穴填充缝翼及高升力系统和降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3950.7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9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康乐;陈迎春;李亚林;叶军科;毛俊;蔡锦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C9/24 | 分类号: | B64C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楼仙英,邵桂礼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机翼 用凹穴 填充 升力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飞机机翼用凹穴填充缝翼,其包括:
可展开的前缘缝翼;
至少一个凹穴填充元件,其在所述可展开的前缘缝翼内部的回收位置和所述可展开的前缘缝翼外部的展开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至少一个凹穴填充元件构造成当展开所述可展开的前缘缝翼时从所述回收位置移动至所述展开位置,从而与所述前缘缝翼共同形成所述凹穴填充缝翼,以形成完整的凹穴填充元件外形,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穴填充元件为凹穴填充片,
所述至少一个凹穴填充元件被构造成向外枢转至所述展开位置并且向内枢转至所述回收位置,
所述至少一个凹穴填充元件包含上凹穴填充片和下凹穴填充片,
所述上凹穴填充片通过上铰链与所述可展开的前缘缝翼的缝翼后表面连接,所述下凹穴填充片通过下铰链与所述可展开的前缘缝翼的缝翼下表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机翼用凹穴填充缝翼,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凹穴填充片和所述下凹穴填充片分别连接有作动机构从而能够在离开所述回收位置时自动向外枢转至所述展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机翼用凹穴填充缝翼,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机构包含弹簧机构或液压机构,所述弹簧机构或液压机构设置于所述可展开的前缘缝翼内部。
4.一种飞机机翼用低噪声高升力系统,其包括:
固定翼,其包含前缘上表面和前缘下表面;
前缘缝翼,其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固定翼以在回收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前缘缝翼包含缝翼上表面、缝翼下表面和缝翼后表面,所述缝翼上表面和缝翼下表面构造成在回收位置时分别与所述前缘上表面和前缘下表面形成连续的外形轮廓线;
至少一个凹穴填充元件,其可移动地连接至所述前缘缝翼,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凹穴填充元件构造成在所述回收位置时缩回至所述前缘缝翼内部而在所述展开位置时伸出至所述缝翼后表面外以与所述前缘缝翼共同形成凹穴填充缝翼,以形成完整的凹穴填充元件外形,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穴填充元件为凹穴填充片,
所述至少一个凹穴填充元件被构造成向外枢转至所述展开位置并且向内枢转至所述回收位置,
所述至少一个凹穴填充元件包含上凹穴填充片和下凹穴填充片,
所述上凹穴填充片通过上铰链与所述缝翼后表面连接,所述下凹穴填充片通过下铰链与所述缝翼下表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机机翼用低噪声高升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凹穴填充片和所述下凹穴填充片分别连接有作动机构从而能够在离开所述回收位置时自动向外枢转至所述展开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机机翼用低噪声高升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机构包含弹簧机构或液压机构,所述弹簧机构或液压机构设置于所述前缘缝翼内部。
7.一种用于降低与高升力系统有关的飞机噪音的方法,其包括:
将前缘缝翼从固定翼的前缘展开到高升力位置;以及
将与所述前缘缝翼关联的至少一个凹穴填充元件从所述前缘缝翼内部的回收位置重置到展开位置,在该展开位置,所述至少一个凹穴填充元件与所述前缘缝翼共同形成凹穴填充缝翼,以形成完整的凹穴填充元件外形,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穴填充元件为凹穴填充片,其中重置至少一个凹穴填充片包括将所述至少一个凹穴填充片向外枢转至所述展开位置以形成所述凹穴填充缝翼外形轮廓,
所述至少一个凹穴填充片包含上凹穴填充片和下凹穴填充片,其 中,与所述前缘缝翼关联所述至少一个凹穴填充元件包括将所述上凹穴填充片通过上铰链与所述前缘缝翼的缝翼后表面连接,以及将所述下凹穴填充片通过下铰链与所述前缘缝翼的缝翼下表面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降低与高升力系统有关的飞机噪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外枢转所述至少一个凹穴填充片包括使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凹穴填充片的作动机构从其缩回位置释放至伸出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降低与高升力系统有关的飞机噪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机构包含弹簧机构或液压机构,所述弹簧机构或液压机构设置于所述前缘缝翼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39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烟
- 下一篇:高纯无氧铜杆连续定向凝固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