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牙龈炎的复方内服汤剂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03723.4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3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涛;李涛;董刚;崔传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涛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牙龈炎 复方 内服 汤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腔科内服药剂,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牙龈炎的复方内服汤剂。
背景技术
牙龈炎是指牙龈龈缘和龈乳头充血、浸润、渗出的炎症病变,是口腔科门诊常见病,属中医牙痛、牙痈、齿衄等范畴,牙龈炎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感染性疾病之一,遍及世界各地区、各种族、各年龄阶段,其患病率高达90%以上,牙龈炎已成为突出的口腔保健问题。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炎症,以牙龈出血为主要特征,一般在刷牙、吮吸及咀嚼硬物时容易出血,牙龈呈鲜红或紫红色,肿胀或松软,表面发亮,局部有牙石、软垢、牙菌斑积聚,有时牙龈缘糜烂,挤压龈缘有少量脓液排出,并可出现龈乳头水肿和牙龈沟加深,甚至形成牙龈脓肿。大部分牙龈炎病例的发病原因是由局部因素引起,主要由牙颈部的菌斑、结石或食物嵌塞刺激致牙龈出血,水肿产生牙龈炎、牙周炎。龈沟内皮组织充血,炎性反应使肉芽组织形成,一旦受到刺激极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如探诊方法不当、洁治出血等)。部分病例的发病原因是由全身因素引起,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肝硬化、血液性疾病。牙龈炎是牙周炎的先期病变,如不及时彻底的治疗,牙龈组织的炎症在机体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可能发展为牙周炎,造成牙实质的进行性破坏,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对人类的口腔和全身的健康危害极大。临床上治疗牙龈炎多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同时配合全身或局部应用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虽然牙周基础治疗对去除菌斑和控制炎症是行之有效的,但要长期控制菌斑在理想水平是很困难的。全身长期使用抗生素有可能导致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等不良后果,而药物局部浓度相对较低。牙周局部用药虽然可避免全身用药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也存在着使用不方便、导致多种副作用、产生耐药性等缺点。此外,目前各种牙周局部用药剂型大多数主要为抑菌杀菌制剂,或某些生物膜制剂仅能起到促进牙龈组织再生的作用,因此,人们期望一种既有抗炎抑菌作用、能调节口腔微生态平衡,又有促进牙龈组织再生、修复作用的较为理想的天然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治疗慢性牙龈炎的复方内服汤剂。
本治疗慢性牙龈炎的复方内服汤剂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范围配制,荆芥40~60份、红花40~60份、葛根25~35份、半夏25~35份、地骨皮20~30份、杜仲10~20份,白芷10~20份、川乌10~20份、白茅根3~8份、王不留行3~8份、仙鹤草3~8份、细辛3~8份。
作为优选配比范围,所述复方内服汤剂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范围配制,荆芥49~51份、红花49~51份、葛根29~31份、半夏29~31份、地骨皮29~31份、杜仲14~16份,白芷14~16份、川乌14~16份、白茅根5~7份、王不留行5~7份、仙鹤草5~7份、细辛5~7份。
作为优选配比,所述复方内服汤剂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荆芥60份、红花40份、葛根35份、半夏25份、地骨皮30份、杜仲10份,白芷20份、川乌10份、白茅根8份、王不留行3份、仙鹤草8份、细辛3份。
作为优选配比,所述复方内服汤剂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荆芥40份、红花60份、葛根25份、半夏35份、地骨皮20份、杜仲20份,白芷10份、川乌20份、白茅根3份、王不留行8份、仙鹤草3份、细辛8份。
作为进一步优选配比,所述复方内服汤剂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荆芥51份、红花49份、葛根31份、半夏29份、地骨皮31份、杜仲14份,白芷16份、川乌14份、白茅根7份、王不留行5份、仙鹤草7份、细辛5份。
作为进一步优选配比,所述复方内服汤剂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荆芥49份、红花51份、葛根29份、半夏31份、地骨皮29份、杜仲16份,白芷146份、川乌16份、白茅根5份、王不留行7份、仙鹤草5份、细辛7份。
作为最佳配比,所述复方内服汤剂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荆芥50份、红花50份、葛根30份、半夏30份、地骨皮30份、杜仲15份,白芷15份、川乌15份、白茅根6份、王不留行6份、仙鹤草6份、细辛6份。
药理分析
荆芥: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肝经;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气香行散,入血分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
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涛,未经李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37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标注巷道腰线的经纬仪
- 下一篇: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