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减少香烟危害的烟嘴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3016.5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9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任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金勇 |
主分类号: | A24F13/06 | 分类号: | A24F13/0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香烟 危害 烟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具,特别是一种可减少尼古丁和焦油吸入量的烟嘴。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吸烟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人们使用水烟斗通过水来减少尼古丁和焦油的吸入量,但传统的水烟斗体积大,不易携带,现在已经较少使用。中国专利200520095980.4公开的一种水芯过滤烟嘴,包括过滤烟嘴前室,在过滤烟嘴前室的前端设有吸烟管,过滤烟嘴后室的中心位置有抽烟管,抽烟管的一端与过滤烟嘴后室相通,在吸烟管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连接口与呈直角弯管状的烟雾管的一端插入过滤液中。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点:一是由于吸烟管转动连接口设在水过滤之前,几天时间烟油就会形成烟泥阻尼吸烟管的转动,导致直角吸烟管未插入过滤液中,失去水过滤作用;二是烟嘴前室的储水量过多的话,在携带时水会从香烟座孔倒流出去,或有可能将水直接吸入口中;三是烟道孔径固定不变,不能调节吸入的烟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吸烟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提供一种通过水过滤可减少香烟危害的烟嘴。
本发明的另外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水不会外漏,能调节吸入烟量的可减少香烟危害的烟嘴。
本发明一种可减少香烟危害的烟嘴,由烟座、滤体和吸嘴依次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滤体与烟座螺纹连接,吸嘴内部为烟气腔,滤体内部为储液腔,在储液腔内与烟座连接端轴线位置一体制有烟气吸入管,所述的烟气吸入管外套装制有多根纵向棱条的骨架,所述的骨架外套覆有滤膜套;在滤体与吸嘴连接处内壁卡装将储液腔和烟气腔阻隔的隔片,该隔片由织物制成,其面向储液腔的表面涂覆有聚四氟乙烯层。
所述的滤膜套采用乳胶制成笔套形,用刺针自外向内刺有密布的微孔,其口部制成的弹性环卡于骨架的管座的外端。
所述的滤膜套也可采用织物制成笔套形,其外表面涂覆有聚四氟乙烯层,其口部制成的弹性环卡于骨架的管座的外端。
所述的隔片由不锈钢片环将织物圆片固定而成,不锈钢片环紧配合卡装在滤体内壁预制的台阶上。
所述烟座的座底制成辐条状架体,堵头向内伸出制于辐条状架体的中心位置与烟气进气道口部正对。
所述辐条状架体可以为十字架。
所述在吸嘴的烟气腔内轴线位置一体制有烟气吸出管,在该烟气吸出管内端口外套装挡水板。
所述滤体和吸嘴连接处装有密封圈。
所述滤体和吸嘴连接处的滤体外套装有装饰环。
在所述隔片与烟气吸出管之间可装有圆柱形活性炭滤块。
本发明由于将吸出的烟气先经过过滤水对烟气进行过滤,使烟气中的焦油和尼古丁通过过滤大部分留在了过滤水中,可更好地降低焦油和尼古丁对人体的危害。本发明在携带时水不会从香烟座孔泄漏,而且可避免可能将水直接吸入口中的缺陷,还可调节吸入的烟量,具有逐步达到戒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图。
图3为图1中烟座的左视图。
图4为图2中C-C截面图。
图5为图2中骨架5的形状图。
图6为图2中滤膜套4在正吸入烟气时的局部放大状态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中标记说明:滤体1,烟气吸入管11,烟气进气道13,第一台阶14,储液腔15,密封圈16,挡水板17,烟座2,十字架21,堵头22,吸嘴3,烟气吸出管31,第二台阶33,滤膜套4,骨架5,管座51,棱条52,套管53,装饰环6,隔片7,烟气腔8,活性炭滤芯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可减少香烟危害的烟嘴,由烟座2、滤体1和吸嘴3依次连接组成,其中滤体1与烟座2螺纹连接,烟座2的座底制成辐条状架体,比如十字架21,堵头22向内伸出一体制于辐条状架体的中心位置与烟气进气道13口部正对,也即堵头22与烟气进气道13口部构成单向阀结构。这种设计,一是为了在携带时将烟座2旋进,使堵头22封闭烟气进气道13口部,可防止滤体1内部储液腔15的过滤水通过烟座倒流泄漏;二是对有些有戒烟欲望的吸烟者,将烟座在一段时期内渐进旋进,使堵头22与烟气进气道13口部的间隙逐步缩小,以逐步减少每次吸入的烟量,最终会感到吸烟无味而降低吸烟的频率,最后达到戒烟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金勇,未经任金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30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光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网状电极一体化臭氧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