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增大铝钢搭接结合面积的搅拌摩擦焊具及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2419.8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4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宪;郭伟强;万龙;柯熠;吕世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大 铝钢搭接 结合 面积 搅拌 摩擦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增大铝钢搭接结合面积的搅拌摩擦焊具及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汽车工业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努力减轻汽车自重。与钢相比,铝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等优点,铝和钢复合金属焊接结构已成为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方案,而这势必会涉及到铝和钢异种材料的焊接。然而,铝和钢之间熔点、热力学系数及晶格结构的差异给铝和钢的连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搅拌摩擦焊是一种固相连接方法,不会产生熔焊焊接过程中的热裂纹、气孔等问题,并且接头的变形小,残余应力低,接头强度系数高。自问世以来在铝、镁等轻质合金的焊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对于钢而言,熔点较高,寻找比“钢”更硬的搅拌头材料不那么容易,而对于铝和钢的搭接接头,铝和钢物化性质的差异,导致搅拌摩擦焊接后结合面积不够,接头的力学性能较低,而通过提高搅拌针的直径会出现沟槽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铝和钢搭接搅拌摩擦焊过程中存在的有效结合面积小,接头的力学性能差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增大铝钢搭接结合面积的搅拌摩擦焊具及焊接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如下:
一种能增大铝钢搭接结合面积的搅拌摩擦焊具,包括夹持体和搅拌针,夹持体包括上圆柱体和下圆柱体,上圆柱体、下圆柱体和搅拌针自上而下为一体结构,上圆柱体上设置有夹持面,上圆柱体直径小于下圆柱体直径,下圆柱体上设置有隔热槽,隔热槽数目大于等于三个,焊具速度轴肩内凹,焊具的轴肩与搅拌针根部曲面过渡,搅拌针呈上细下粗状,中间光滑曲面过渡,搅拌针的最下端呈椭球状,椭球的长轴垂直于焊具的中心轴线,其短轴或与焊具的中心轴线重合或平行。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1、所述的焊具的材料采用高速工具钢、镍基合金、碳化钨钴合金、Wo-Co合金钢或者多晶立方氮化硼。
2、所述的焊具的轴肩与焊具中心线之间的倾角δ=70°-85°。
3、所述的搅拌针其上部直径为d1,下部直径为d2,d2=d1+1~4mm。
4、所述的搅拌针的长度应大于被焊接的铝板厚度的0.05~0.3mm。
5、所述的搅拌针的上部细端直径d1为铝板厚度的1~1.2倍
6、所述的焊具的轴肩直径为搅拌针上端细部直径的d1的2.5~3倍。
7、一种能增大铝钢搭接结合面积的搅拌摩擦焊接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焊具,方法如下:
放置铝板在上,钢板在下,装夹固定好后,将焊具移至待焊处,焊具的最下端压入钢板内部深度为0.05~0.5mm,焊具以3~5mm/min的速度扎入,停留2s,以200~2000rpm,10~1000mm/min的速度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停留2s,以3~5mm/min的速度抽出焊具,焊接过程结束。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一、搅拌针最下部呈球面,球面直径大于根部直径,与柱状或锥状带螺纹的搅拌针相比,搅拌针扎入钢中部分的面积较大,搅拌摩擦产热明显增加,有利于钢和铝之间实现原子间的结合,提高接头的力学性能。二、搅拌针根部直径不变,搅拌针和轴肩与铝板内部的摩擦产热没有变化,对铝板的热影响较小,同时焊缝表面成型较好,焊缝内部无沟槽等缺陷。三、本发明利用高速工具钢即可实现铝和钢搭接的搅拌摩擦焊,操作简单灵活,可实施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焊具的整体结构主剖视图,
图2是图1搅拌针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24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